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崇尚礼字,以礼待人,以礼待国。曾经让我们骄傲的中国传统礼文化在当今社会似乎已经变了味了,曾几何时我们对礼的定义变得模糊了,其中的味道变了,不经扪心自问,是我们自己变了还是这个“礼”字发生了变味?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之交。再看看现在我们的身边,似乎交友之道也已经被物质化、金钱化、利益化。小时候盼望长大,现如今反而更怀恋小时候的生活。小时候交朋友好像似乎都是跟着自己的心走,一起玩的开心就在一起玩,不开心了吵一吵,忘记了还是好朋友,没有杂质,只是单纯的好朋友。然而长大了,不知道是我们都变了还是社会变得物质了,做朋友的标准似乎都已经变成,和你交朋友能不能对我有帮助?我能不能用到你?你有多少钱?更或者你是什么职位?总之大多数人的交友准则变成唯物质唯利益当先,君子之交的朋友变得少之又少。不经感叹,风气变了,朋友变味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礼尚往来。到如今的社会,礼尚往来却成为很多人衡量亲情,友情甚至爱情的标准,当然这里的礼变成了物质的钱了。常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哪个朋友结婚要送礼,那家朋友生小孩要送礼?而且每一笔礼金都占据了工资的很大一部分,送的少了反而会遭到亲朋好友的非议,或觉得我们之间的情分变少了。这种礼已经严重变味了,让人不在重视这种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亲情,友情等。现如今有人会用塑料姐妹花等词,这不也是如今社会交往的一种体现吗?不经叹息,人情变淡了。
人情世故的物质化可以理解,但曾几何时,这种现象已经蔓延到我们最信任认为最纯洁的学校生活中。如今的学校似乎已经不在是拼智力凭能力讲品德的时候,老师对学生也会带上严重的有色眼镜。读书学习知识文化,接受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地方反而也成了污染的一块土地。老师,传道受业解惑也。最本职的工作,现如今,也以在减负的旗号下,变得似乎不那么称职了。不难见,社会上各种补习班林立,五花八门,这种现象应该说是病态的。以前读书是,早早的上早读课,放学也是到了下午四五点,现如今的孩子,早上早读几乎很晚,放学更是在三点多就放学,在校学习的时间被打折在打折,这导致剩下的时间就要变相的上各种补习班补习,这到底是在减负还是在增负?不得而知。这种现象更导致教师队伍当中一些人在课堂上讲课保留变成课后付费的形式,变相的对学生学业不公平,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学到学到东西。
送礼之风,日益渐甚。办事送礼,读书送礼,似乎就已经成为了无礼不成事,无事不收礼。家中小孩渐以到了入学的年纪,不经感叹到底是该随波逐流的还是坚持对社会最后的一点信任,我心中以及我印象中的学校是纯洁干净的,如今,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或许,作为社会中一页偏舟,我们也只有无可奈何的选择随波逐流吧。
礼,业已成为社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