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大脑》来自一次又一次的正循环

成功者的大脑有何不同?

成功到底有无方法论?
成功者到底有无共同的特质?
当然有,此书就是在说这个事情。

成功者有3个特质:找到动机——强复原力——情绪平衡能力

找到动机:

当我们普通人心中有一个念头的时候,或许就是亢奋一下下,然后睡一觉就成梦一场,不会为自己注入持续的内动力,不会找各种意义来增加此事非做不可的重要性。

那我们怎么可以持续保持内动力呢?书中提及3个阶段:

  1. 路线规划阶段:
  • 找到我们的动机后,就要规划动机外化为行为的路线。即当我们有目的地的时候,就要开启GPS导航系统,规划到达目的地的路线。
  • 先前我一直想去云南,每次想到就很亢奋,但只停留于想象的阶段,而不付诸行动,不会去查查攻略,路线,天气,景点,费用等等,就容易一拖再拖。
  1. 激发阶段:
  • 激发自己的行为。即路线规划好后,我们需要为目标赋予意义。
  • 云南之行的意义,在于给自己放假,看看外面的世界,那里的洱海据说很美,一直想去海边住一住...
  1. 行驶阶段:
  • 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要知道如何完成及完成所需时间,再勇敢前行。
  • 出门旅行就要确定行程时间,去请假,提前购买机票等等。
  • 如果你希望你的行驶阶段高效,最好能够达到心流的状态。
    • 心流状态跟个人能力和挑战难度有关。当个人能力和挑战难度都高的情况下,才能进入这个状态,缺一不可。
    • 想进入这个状态,需专注于步骤,而非结果。
    • 比如你想减肥,你需要做的是将减肥这件事进行拆分,不是说1个月减掉10斤,而是拆分成饮食,运动和睡眠,制定每天的安排。

强大的复原力:

  • 复原力就像一根弹簧,遇到压力时,无论强度多大,都能够反弹回来。就是培养自己的内控力,弱化外控力。内控力就是相信人定胜天,不管外面狂风暴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培养内控力的方法,可以通过一个个小选择的决策,一件件小事情的改变来提高。
    • 培养“微习惯”,从小的习惯开始培养,就能够一点一滴地积累自信,掌控自己的生活。
    • 寻找自己的精神导师,可以是明星、老师、伟人等等,想想如果自己是他们,他们将如何解决问题。

情绪平衡:

我们听各种成功人士的演讲时,都会觉得对方充满斗志和激情,暗暗羡慕。

  • 其实,我们的情绪并非是越高越好。情绪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好。
  • 情绪过高容易得意忘形,增加出错的机会,使得事情不能很好地完成。
  • 情绪过低,就容易办事拖拉,效率不高。
  • 情绪不高不低,就是正好的时候,任务的完成情况才达到顶峰。所谓正好的情绪,就是当我们面对比较困难的任务时,适当调低情绪,让自己冷静从容;当我们面对比较简单的任务时,适当调高情绪,让自己亢奋,充满激情。
  • 如何做到正好的情绪呢?
    • 记录1-2周的情绪日志,并从0-10分打分,找到自己的情绪反应范围。了解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情绪。
    • 在情绪无法控制时,在大脑中设立“书档”,让自己专注于当前的事情,完成后撤掉“书档”,再去做其他事情。

普通大脑和成功大脑的区别就在于,成功者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以下正循环:

  • 找到动机:路线规划阶段——激发阶段——行驶阶段,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复原,不断调整情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作者 杰夫·布朗,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主要教人们运用有效的技巧调节大脑,过上积极乐观的生活。 马克·芬斯克,加...
    朱炫羽阅读 3,607评论 0 0
  • 001关于作者 杰夫·布朗,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主要教人们运用有效的技巧调节大脑,过上积极乐观的生活。 马克·芬斯...
    河马先森阅读 1,865评论 0 1
  • 关于作者 杰夫·布朗,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主要教人们运用有效的技巧调节大脑,过上积极乐观的生活。 马克·芬斯克,加...
    蔚成阅读 4,084评论 0 0
  • 自己是一个平凡的留学党,平常不太用“党”这个字,总认为是个贬义词,开始写的时候却发现这是我打心底的认为自己的这一段...
    平凡的阿群阅读 747评论 0 0
  • 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大脑的主人,要相信孩子的大脑是一个完整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性个体,其具有无限...
    金勇Maya阅读 1,37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