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去朋友家吃饭,他们家养了一条漂亮的土狗。只见狗狗黑色的皮毛油光发亮,身形修长,一双明亮的眼睛透着机灵劲儿。狗狗名字叫多多,性格温顺又聪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多多非常亲近人,刚好我家孩子也非常喜欢狗狗。它蹲在两个小朋友面前,任由他们抚摸,咧着嘴笑,一副享受的模样。等他们不摸的时候,它还会扭过头来看,把身体凑近一些,用期待的眼神示意继续摸。两个孩子终于过了一次摸狗瘾,开心得不得了。
这狗狗智商很高,服从性特别好。让它走它就走,让它蹲它就蹲,让它趴下就趴下。朋友说多多一般不叫,但遇到可疑的人会叫得格外凶,似乎天生就能分辨好人坏人。更让人惊讶的是,它还很会吃核桃。我试着喂它时,它闻都不闻,直到主人亲自喂才吃。原来这是朋友特意训练的结果,防止狗狗乱吃陌生人给的东西,避免被药死。
吃饭时,多多被香气吸引过来,我刚想喂它骨头就被朋友制止了。朋友解释说,从小就不让狗在人吃饭时讨食,要等饭后才喂。这样长大后就不会养成在饭桌旁乱窜的坏习惯。看着多多乖乖离开的样子,我不禁感叹朋友养狗真有方法。
这让我想到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家长在孩子小时候百般溺爱,等到了青春期想管教时,孩子已经不听劝了。就像朋友说的:"该立规矩的时候不立,等想立的时候已经立不起来了。"无论是养狗还是育儿,都需要在早期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其实,培养好习惯的关键在于三早:早发现、早引导、早坚持。朋友对多多的训练就是很好的例子。从幼犬时期就开始培养不乱吃、不讨食的习惯,长大后自然就省心。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从小培养自理能力、时间观念、礼貌待人,等好习惯,远比长大后纠正坏习惯容易得多。
心理学研究表明,0-6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形成的习惯往往会影响一生。就像多多,幼时的训练让它终身受益。我们教育孩子,也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用耐心和智慧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品德修养。
看着朋友家训练有素的多多,再想想身边一些被宠坏的孩子,我更加确信,爱不等于放纵,真正的爱是帮助孩子建立受益终身的好习惯。这需要家长的远见、耐心和坚持,但回报的将是一个自律、懂事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