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被多少人申请加为好友

某天,在群里冒了个泡,然后就有人主动加好友了,在看到申请页面的时候我猜测可能是个微商,报着验证性的心态通过了,果然不出意料之外

中午的时候想起了这件事,忽然对这件事产生了好奇:为什么我一开始就会认为这个人可能是微商,后面梳理了一下过往加好友的经历,加我微信(或我加微信)的人大致分为3类:

(一)出于某种需要,价值体现明显

如微商、工作同事(一般都是有事才加)等,微商一般是对方主动,主动的原因我推测如下:朋友圈扩大,成交概率可能会增大的;而同事一般是我方主动,大致原因是需要咨询、对接工作上的事宜。

(二)好友推荐:这种一般是有中间人介绍,加人或被加的情况较少

(三)渠道之外的添加:非工作同事,非微商,陌生人因为某种需求,或是看到我身上的闪光点而添加,但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出现的次数为0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为什么我出现第一种的情况较多,而第二、三中的情况很少,而这些加好友的情况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第一种情况较多造成了我的整个朋友圈形成了一个闭路的系统,我能接触交流的也只是圈内人,撇开其他获取信息的途径,获取外界信息的通道变窄甚至没有,信息交流相对封闭,久而久之可能会进入一个“何不食肉糜”的尴尬局面

大家都认同一个观点:“社交的本质是链接和互换价值”。价值并不局限在物质方面,也包含方方面面,互换价值的核心就是需要。

当没有渠道之外的添加意味着两个可能(或许更多):(1)价值错位:我的价值根本不再别人需求的范围里面或是我对自己的认知出现偏差;(2)价值低、可替换性强:就像在企业,当公司裁员时,优先考虑裁掉的就是创造价值低,可替换性强的人(当然,关系硬的可能不再此范围之内),同理,当人们选择添加好友时,在横向比较下,当然会优先考虑价值价高的

当我意识到仅仅是加好友这个普通的事情居然牵扯到自我认知、价值性等问题时,我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放在哪里不去解决,它始终存在,并可能会对未来产生偏差

一、朋友圈形成闭路系统

需要自己有意识的去打开通道,吸取外界的信息

二、价值错位

(1)价值不在需求范围里:这并不是否定我的价值,而可能是自己展示价值的平台出现错误,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让自己无限的去迎合别人的需求,但是可以改变途径,寻找正确的平台,找到合适的圈子

(2)自我认知偏差:提高对自我的认知,让自我认知趋向于客观,当然,准确、客观的自我认知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动态实时修正偏差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想外界获取反馈

三、价值低、可替代性强

这个时候应该是增强自己的价值创造力,可以是通过学习来增强自己的价值属性

写在最后: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瞎叨叨,不具有任何普适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领导力》
    有效栈阅读 262评论 0 0
  • 生活中永远离不开的话题,就是生活本身。生易,活易,生活不易,想要活得好,活的有意义就更是万般不容易了。人是这样,公...
    马家驹阅读 193评论 1 0
  • 在我家的阳台上有一棵西红柿树。西红柿树上面结了9个西红柿,有4个红的西红柿和5个青的西红柿。最大的西红柿有...
    Flora080531阅读 476评论 0 1
  • 惟愿,把最好的自己呈现给你。 惟愿,你的眼中不只是我的裸体。 或许,你会发现我的眼里含着泪滴。 或许,你会发现你已...
    小亦先生阅读 280评论 8 4
  • 家人都知道,我有两个喜欢的角落,书房的单人椅和卧室床角的矮凳边。书房的单人椅有一人半大,整个人可以缩在里面,旁边就...
    QBellC阅读 31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