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春假休息已进入倒计时。一早接到老爸的电话,今天去小叔家吃饭。今天家里没车,滴滴打车去呢,还是坐公交?老爸电话说坐公交车最方便,209路直达村里。天哪,没想到现在回村这么方便了!不用开车,体验一把公交车也是极好的。于是9路公交车到画溪枢纽站,大概等了10来分钟,便坐上了209路。车里很冷清,连我总共二个人,相当于包“豪华”车回家了。在自驾车自由的年代,公交车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已然在政策支持下的新农村建设区域,开通了从城市中心、交通枢纽直达新村的公交线路,虽然班次不多,但时间倒也合理,一天二次,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城里。此处省略一万字……感谢党的好政策,春风沐浴万千家!
我选了个靠前邻窗的位置,一路向前。车窗外的世界,则是一幅流动的平时无暇顾及的风景画卷。公交车驶出长兴城,高楼大厦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广袤无垠的田野。初春的田野虽不似秋日丰收的繁华,也如同一张巨大的宣纸泼洒了青墨,疏疏密密、深深浅浅,勾勒出一幅淡雅而又静谧的春日田园诗画。远处,村庄依稀可见,炊烟袅袅升起,宛如笔尖轻轻挥洒的一抹暖色,那是家的味道,是亲情的温度。沿途的风景不变,但每一处景致,都像是一部记忆的篇章,唤起我对乡村生活点点滴滴的回忆。这一路,我不仅是在回家,更是在寻找那份深藏于心的乡愁,以及那份对于生活的淳朴热爱。
半个小时的光景,公交车便到新村了!我一边和村里叔伯打着招呼,径自到了小叔家。小叔家的新房是爸爸在同一年一起造的,因为一大家子在外地工作,一直到去年才装修。每每过年回家,叔婶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自己家里过个新年,和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们,过个祥和的春节。今天最小的堂弟掌勺,烹饪技艺果然超群。现在的年轻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两大桌的菜,从早上采购食材到菜品搭配,轻松搞定。他手握锅铲如同挥舞画笔,在烟火缭绕的厨房中施展着美食艺术。他对食材的选择与搭配独具匠心,对火候的掌控精准得如同“精密时钟”,每一道菜肴经他之手都能呈现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醉虾、红烧甲鱼、红烧羊肉、酱香牛排,不仅保留了食材原有的鲜美,更通过精心调味和创新手法赋予菜品独特的魅力。这样的厨艺不仅仅满足味蕾,更是一种年轻人生活热情与匠心精神的体现。
午后的阳光异常的温暖,我从老爸家拿了把躺椅斜坐在屋檐下,衣服罩在头顶,挡住了刺目的阳光,啃着昨日老爸在小爷爷山上挖的原汁原味的葛根。这葛根看着极其丑陋,味道有些怪异,但是细细品味,却有一种淡淡的甜味。那是大自然的味道,是岁月的味道。我记得小时候,村里的老人常用葛根泡水给我们喝,说是可以解热、解毒。如今,市场上已经有了许多加工过的葛根食品,如葛粉、葛饼干等。它们口感细腻,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在我心中,最原始、最纯粹的葛根味道,仍然是这曾经在山间挖掘、亲口咀嚼的记忆。
这样一个暖春的下午,品着茶,嚼着葛根,记录着文字,温暖了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