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大概是书写者逃不过的一道似是而非的门槛。
门槛何谓“似是而非”?学生时代于书写最深的感受大概是凑字数。周记要五百字,作文要八百字,小论文三千字……达到字数,才能获得某些分数、资格。字数是一种标准、兑换。
但如果真的要写,真的想写,字数就不重要了。这所谓“真的”,其意思,可以说是一种“自发”,像是货币一样,自己管自己发。至于别人用不用、能不能兑换回什么,就不在考虑范畴了。
唐有诗人祖咏,在长安应试,题目要求作十二句的律诗,他写了四句交卷了。问之,答曰,意思完满,不必画蛇添足。这位诗人挺任性,做官的考试也敢不按人家的规矩,却也是一种自信。
文字无非传达,发出者自信意图已经传达充分了,后续如何,自己也愿意承担,那么字多字少,又何妨。
但凡自诩书写者,或称“作者”,并没有谁完全能一开始就无视这道门槛吧。
以下想记录的是,我自己对字数的感受——从凑字数到对字数迷茫。
写日记时,是属于“自发”范畴的,无视了这道门槛,就不讨论了。学生时代凑字数,主要是深感自己见识贫瘠、胸无点墨,也就不再渲染了。主要想讲一讲我,与我的故事字数。
认知写作课的作业,大概是千字文范畴的。刚开始写并不容易。比学生时代还多要两百字呢。不知道要写什么,文体四不像,抒情议论故事场景杂糅。后来决定写故事了,还是一筹莫展,对故事的概念并不明晰。
就像说自己要造一个飞机,结果光知道飞机外壳白白的,样子像个大铁鸟。里面是什么?双眼一抹黑。
人笨,没辙,就往里耗时间。一篇作业,能写七八个小时。相比高考一个小时八百字的要求,这真是下了血本了。而这世界上,只要投入了心力时间去做的,不论是什么事,大概总会有点成果吧。西瓜没有,哪怕结个芝麻呢。
故事的千字文写了几篇,就知道要写场景了。描写啊,自己脑子里什么样,用句子去画出来就得了。画得越细、纤毫毕现,字数越多。所以最怕的不是文笔不好,是脑子里没场景。更怕的是,不知道要脑子先有场景,或者忘记了要先要有场景。结果就是在逻辑上纠结半天,自己还云里雾里就对着电脑一个字一个字地挤,就像临时去搭建场景一样,一砖一瓦地去造五毛钱特效。
而且每个五毛钱特效之间没有流畅的过渡,生硬得像是边播边卡的影碟。写出来的故事,玄乎其迹,人物敷着统一苍白的面膜,在半空中往来而且不用吃饭。这是故事逻辑的问题,是故事的世界还没有充分构架,每个人即便描写细致到毛孔,都踩在虚空之中。
后来自己土办法开始揣摩故事脉络,即所谓思路。这是故事的逻辑问题,不是场景。脉络发展到后来,就是大纲。
与大纲的感情,也是无数次把耐心和时间磨成齑粉,才慢慢培养出来的。
当我一天只写了两千字的时候,我感觉走到尽头了,迎面的枯涩晦暗,黏糊窒息。人物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接下来的场景在哪里,没有人告诉我。
在电脑面前呆坐、乱翻各种网页,多动症一般起身又坐下,浪费了足够多的时间之后,终于开始回顾和整理大纲。
故事刚开篇的时候就有一个大纲,指导这个故事里的世界大致的轮廓,人物大概要干什么。之后根据故事写作书《故事》的提醒,改了第二版,增加一些有规律的起伏和冲突。现在则重新写第三版。然后发现了,原来并不是先有大纲才有故事的。
也可以先写了几万字,塑造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和场景,勾勒了一个世界模糊的轮廓,之后再重新梳通事件发生的逻辑脉络。
而之前的,人物走进死胡同,情感莫名其妙、情节无路可走,只是因为“不该是这样的”。
不需要谁告诉我,人物为什么要这件事,不需要谁告诉我接下来的场景在哪里,因为我的概念里,就已经划定好了逻辑。只是,它只埋在意识之下。我知道它就在那里,它等着我写出一段又一段的尝试,而后才可能挖掘到衔接紧密的那一块拼图。
写不出来,是我将一些场景和情绪提前了滞后了;或者次级脉络落下了、挤一块儿打结了。总之,牵强,脉络不调理。
所以写不下去。我要做的就是,再去看一看大纲,再去理一理细纲,甚至再重新写一份囊括之前设定的大纲,去再次尝试澄清,它的面目,去摸索触觉,它的纹路。
当我一天写下六千字的时候,我感觉字数不重要了。我能感到,这不是极限,如果大纲和细纲还能再完备些,一天万字也是可能的。但不能再多了。越写,越要不断去回顾已经写的。所埋下的时光胶囊,种下的种子,都要有重见天日的一天,要留下退路和喘息的空间。
当场景和大纲到位的时候,即便还时不时掉线,字数的门槛已经可以跨过了。看吧,字数就是这么堆出来的。
现在,我已经不用为凑千字文发愁了,开始为脑子里空洞的场景发愁,开始为自己到底要写多少字迷茫,开始摸索怎么驾驭大纲、怎么用大纲驾驭故事。
字数不重要了,但每天还是要写,基础量是要的,这是一种需要不断锻炼的姿势,保持描写场景的手感和制造场景的画面感。村上先生说,职业的与业余的差别是,职业的每天都会写规律书写,他每天都会写十页。
嘛,随便叨叨了几句,已经这么多字了,不写了,交差。
远航随笔
远航员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