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怪诞行为学2

按照理性的观点,我们应该能够辨别面临的各种选择并准确计算其价值——不仅是眼前的价值,同时还有长远的价值——作出符合我们最大利益的选择。不幸的是,我们多数人宁可享受即时满足而放弃长远目标。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行为经济学家的多个研究案例,通过理解人类的弱点,找出更人性化、更现实、更有效的方法抵御诱惑,增强自制能力的解决方法。

        在这里我节选了几个我感兴趣的案例:

工作的意义

西西弗斯的故事: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

        实验者制作了12套试卷,每张试卷都由任意排列的字母组成,参与者必须找出试卷上10处两个“s”相连的地方,每答对一张会有相应报酬。

        参与者被分为三组:

•关注认可组——实验主持人会把答完的试卷看一遍,点下头表示认可,然后卷面朝下放到一沓已经答完的试卷上;

•不予理睬组——主持人顺手把答完的试卷放到一沓纸上面,连看都不看;

•粉碎试卷组——主持人更极端,当着参与者的面,将试卷塞进碎纸机粉碎掉;

        可以看出,粉碎试卷组完全可以通过作弊而拿到全部报酬。而实际结果是,粉碎试卷组完成的最少,与不予理睬组非常接近,而与关注认可组的成绩相差甚远。

 人类的积极性不是简单地“干活挣工资”这样的交换行为,必须重视他们,重视他们的工作,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让他们感到工作有意义——要让他们有成就感,确信只要做好就会得到肯定,即使意义很小也足以使我们努力向前。


努力付出也是一种享受

        参与者亲手折纸制作青蛙和纸鹤,并在结束后与电脑进行竞拍买回自己的作品。竞拍规则如下:参与者出价后,电脑自动给出一个任意数字,如果参与者出的价格高于这个数字,就按照电脑出的价格付钱,如果低于这个数字就不必付钱,也得不到作品。这样可以反映出作品在参与者心目中的价值。另外,又安排了一组“非创作者”,评估作品的价值。

        实验结果表明,制作者们对自己的作品更加偏爱,看得和专业作品一样高。而且,很大程度上人们意识不到这一倾向,认为别人也同样喜欢我们的作品。

        实验升级,将制作者分为困难组和容易组,困难组的操作说明上有部分缺失。结果表明,困难组完成的人比容易组对自己作品珍视程度更深,而困难组没有完成的人比容易组更不珍惜自己的作品。

劳动付出投入程度可以参考“70/30烹饪法则”——70%的半成品+30%自己独出心裁的加工,就可以感受到创造的快乐。劳动付出越多,产生的依恋越深,但是如果付出巨大的努力仍然没有获得成功,我们就不会感到过多依恋。因此,可以试着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增加一点难度,造成一些障碍,但不要达到无法解决的程度。

创意的价值


孩子是自己的好” 法则:如果不是我发明的,那就没有什么价值。

        实验者列出了6个问题,其中3个附带解决方案,剩下3个需要参与者根据每一个问题后面附加的词汇表组合成出解决方案。其实,组成解决方案的单词已经放到了词汇表的首行,参与者首先看到这些单词,自然而然地容易把它们组合成解决问题的答案。

        实验结果表明,参与者对“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相对另外3个附带的解决方案评价更高。

只要是我们想出来的,我们就很容易自信地以为它一定比别人的类似主意更有用、更重要。为了让想法容易被采纳,可以只给他们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让他们觉得创意是他们想出来的。


提高幸福生活指数

        实验者比较了三组人的总体幸福感:截瘫患者、乐透大奖获得者、普通人。人们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截瘫患者会比普通人痛苦得多,而中奖者比普通人幸福得多。但是在事件发生一年后采集的数据表明,虽然三组人的幸福水平还存在差别,但没有想象那么大。

        实验者对幸福感和厌恶感进行了中断测试。

        对于痛苦的体验,将参与者分为3组:

•第一组——听5秒噪声

•第二组——听40秒噪声•第三组——听40秒噪声,然后中断几秒,最后又是5秒噪声

        结果显示,只听5秒的对噪声厌恶程度最高,经历40秒钟噪声的人对它已经习惯,而中断后最初的厌恶感又恢复了。

        对于愉悦的体验,将参与者分为2组:

•第一组——3分钟不间断的按摩

•第二组——先按摩80秒,间隔20秒,再按摩80秒

        结果显示,中间有间隔,时间较短的参与者评价更高。

善用适应性,可以获取尽可能持久的幸福感。放慢愉悦过程,在兴奋感没有消退前不要安排其他提高兴奋感的活动;投资短暂体验;在生活中注入偶然性和不可预测因素;选择的比较对象不要把自己比下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