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 1640年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查理一世上断头台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1662年 威廉•配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之父,统计学创始人,最早的宏观经济学者)发表《赋税论》,提出劳动价值论。
摆脱了重商主义的影响。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
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
* 重商主义:产生并流行于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的西欧,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
2.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
* 重农派
1.布阿吉尔贝尔(法)1705年《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提出
他强调人们只能按自然规律办事,法国重商主义人为干预经济,违反自然规律,必然给法国带来灾难。
主张农业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源泉。农业是基础,法国的200多个行业组成财富链条,各个行业保持一定比例,各种产品主要以小麦等农产品为依据按比例进行交换,如果农业遭到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就将崩溃。
主张公平征税,贫者少缴,富者多缴
2. 魁奈《经济表》提出以生产做为富国根基。劳动阶级应免除纳税义务,以维持再生产。
* 1776年 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派 亚当•斯密 发表《国富论》(英工业革命前,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趋势日益明显)分五篇
认为:1. 劳动生产力最大进步源于分工;2. 分工因人性的利己心态,非智慧产物;3. 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4. 生产剩余产物交换,满足自己大部分欲望;5.劳动是衡量商品内在价值的真实尺度;6. 价格包含在地租、工资和利润中
9. 利润随利率变动而变动(因当时无法统计平均利润和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