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阅读,慢慢变富。你好!我是张起铭。孩子平时不爱读书,一看书就犯困,可一玩游戏就兴奋不已。书真的有那么难读吗?有的孩子需要家长陪着读,家长不陪的话绝不多读一页,甚至对阅读十分抵触。作为家长,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不必过于焦虑,针对孩子缺乏阅读热情或培养阅读习惯的难题,我这里有五条建议供您参考。相信其中至少有一条能够契合您的情况。同时,我也非常欢迎您将遇到的问题与我分享,我们可以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以期待让孩子通过阅读来拓展视野,从中获得成长和启发。
点亮孩子阅读之光:培养阅读习惯的实用指南,以下是正文内容请您品鉴,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简洁而深刻地提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习惯。”那么,习惯究竟是什么?习惯可以被定义为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自然而然地执行某种行为的需求或倾向。人们拥有众多习惯,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在这些习惯中,阅读习惯的培养尤为关键。
我们谈谈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指个体无需外界强制或自我警觉,就能自发地进行阅读活动的一种行为模式。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的重要性,并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完整的书”的教育理念。
拥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能够显著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愉悦发展,这种习惯还能在无形中影响其他习惯的形成。此外,忽视长期的、大量的阅读积累是不可能精通语文学科的。
一个人的词汇量与其智商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是提升孩子的能力、发展智力的关键途径。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以及我们周围所熟知的成功人士,他们大多拥有出色的阅读习惯。
总结这些取得成就的人的共同特点,不难发现他们都喜欢阅读并且擅长阅读。无论是在商业、政治、文学还是教育领域取得成就,都与书籍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热爱阅读、选择优质书籍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石,这种习惯是终身受益的。
我们应当致力于“让每个学生在书籍的海洋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当学生能够将课堂内学到的知识与课外阅读中获得的信息相结合时,这些知识将相互补充,构建起一个“立体”且稳固的知识体系。当今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全面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已成为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因此,“让每个学生在书籍的海洋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变得至关重要。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乐此不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强调了学生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孩子的心灵之门,引导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考虑到孩子们通常喜欢听故事,可以先给他们讲述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寓言,朗读一些意境深远,情节动人的诗歌和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可以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此外,提出问题和设置谜团也是有效手段,它们能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寻找答案和知识的欲望。
二、运用迁移规律,有机结合课内外阅读
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应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来获得。然而,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不仅依赖于课堂上有限的课文阅读,更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将课堂上掌握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他们理解课内与课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中,涉及人物描写的一组课文,教师可以配合这一组课文,推荐一些中国古典名著供学生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弥补课内学习的不足,还能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陶冶思想和情操。
三、教师应善于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深远而强大。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教师首先必须对书籍怀有热爱。然而,“善于”树立榜样与单纯的“树立榜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向学生推荐一本优秀书籍时,直接推荐与先进行铺垫的效果截然不同。关键在于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阅读的渴望。有时,运用一些策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当您在学生面前展示一本书时,需要深思熟虑:选择哪本书、何时阅读以及在何种情境下阅读,这些都应有计划地进行。
我记得有一次,打算向学生推荐《女生日记》这本书。我首先在班级中询问:“谁有《女生日记》?”只有一名女生举手,我请求她借给我阅读。第二天,这位女同学她如约将书带来,我在班级里泡了一杯茶,播放音乐,然后开始津津有味地阅读。不久,几位平时喜欢与我交流的女生忍不住前来询问:“老师,这本书怎么样?我们没听说过,是讲什么的?”这正是我预谋中想要吸引的“读者”方式。我兴奋地告诉她们:“这本书你们竟然不知道?它是专为女生而写的,不看可真是太遗憾了!”这时,上课铃声响起,我装作遗憾地放下了书。第二天,这些女生手中已经有了《女生日记》。几天后,甚至连男生也开始阅读这本书。课间,教室变得宁静,阅读的学生增多,打闹的学生减少。我内心感到无比欣慰,为自己的策略成功而感到自豪。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这一方法屡试不爽。
四、教师应致力于构建学生阅读成就的展示平台。
教师应致力于构建一个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全面展示他们的阅读成就,以保持和增强学生的阅读热情。这可以通过利用各种节日举办多样化的活动,如故事讲述会、诗歌朗诵会和辩论赛来实现。同时,组织阅读知识竞赛和阅读分享会等活动,旨在激励那些已经展现出阅读热情的学生继续他们的探索,同时也鼓励那些在阅读方面尚未达到最佳状态的学生努力提升,最终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
五、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合作。
家长应认识到,培养阅读习惯不仅能让孩子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还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这种能力比单纯的高分更为重要和宝贵。因此,我们可以在家长会上邀请热爱阅读的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并请一些成功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家长分享他们的经验和阅读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的环境,让孩子能够轻松接触到书籍。如果条件允许,鼓励家长不吝啬于藏书。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孩子在书籍的包围下自然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在孩子阅读时,还应建议家长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或调低音量,最好将电视房间与书房隔离,以减少干扰。
此外,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空间,配备良好的照明、舒适的座椅和实用的书架,让孩子在放松的环境中享受阅读。如果家长能与孩子一同阅读,效果更佳,这有助于孩子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
作为家长,我们应深刻理解孩子阅读内容的广泛性至关重要,这不仅包括文学书籍,还应涉及科学、趣味、数学、国学、历史、文化和幻想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感谢您的聆听与关注。让孩子更好地养成阅读习惯,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题。以上是关于帮助家长培育孩子阅读习惯的五条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本篇内容对您有所触动,欢迎关注。
我是张起铭,我们下次再见!
我是起铭,心智蓝图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心智蓝图概念提出者、大学特邀讲师、从事心智教育和思维导图教学17年、版权课《学霸思维与高效学习力》作者。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