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基准

        美国精神医学会于2013年新公布的诊断基准DSM-V,基本上仍沿袭了此前一直使用的DSM-Ⅳ标准中的内容。但是,就像后文中所介绍的那样,这次公布的诊断基准虽然是一种具有替代性质的新方案,但是还谈不上十分完善,所以也可视作一种过渡方案,是在以往发布的内容之上所提出的一种试行方案。

        DSM-Ⅳ以及DSM-Ⅴ中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基准,如下页中所示,必须要满足七条诊断项目中的四条及以上才可以。另外,还必须要符合人格障碍的一般性诊断基准。人格障碍的一般性诊断基准的内容为:①患者的想法、感受、人际关系的相处方式、行为方式(这些也被称为“个人行为类型”)都明显地偏离了其所属的文化范围;②个人行为类型缺乏灵活性,不仅限于私生活,甚至会渗透到整个社交生活中;③会给实际生活带来明显的障碍或痛苦;④大多数行为可追溯到青少年时期或刚刚成年的时候,会持续很长的时间;⑤无法归于其他的精神疾病或者药物性、身体疾病。

        但是像DSM这样具有可操作性的诊断基准,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只要满足了四条及以上的项目,就可以被诊断为“障碍”,而如果只满足三条的话就是“健康”的,这样人为划定界限的诊断方式太过于机械化。三条项目与四条项目只是一线之隔。到底是属于“障碍”还是“健康”,并不是靠这些诊断条件的累计。与其明确地区分出“障碍”和“健康”,不如将其理解为是一种具有倾向和特点的状态。

        因此,本书在后续的内容中,除了特指重度的状态以外,都不会使用“回避型人格障碍”这样的说法,而是采用“回避型人格”“回避型”这样的用语。这些词既可以指接近“健康”的状态,也可以包含形成明显“障碍”的状态。

        诊断基准
        在社交行为上表现出抑制、缺陷感以及对负面评价的敏感等,从成年早期阶段开始明显呈现出的种种状态中,满足下列项目中的四条(或以上)即可做出诊断。
(1)害怕被批评、指责或拒绝,所以对需要与人接触的工作,采取回避的态度。                                              (2)除非确信自己是受欢迎的,否则就不愿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3)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丑或是被嘲笑,即使是在亲密的关系中也会有此顾虑。                                              (4)在整个社交过程中,会因别人的批评、拒绝而内心受到伤害。              (5)由于缺陷感的存在,所以也不愿意主动与他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6)对社交活动感到不适应。觉得自己没有长处,总是低人一等。              (7)由于有丢脸出丑的可能性,所以对于需要冒个人风险,或者某项新的工作,总是会夸大其潜在的风险。

        那么,接下来就按照每一条诊断项目,来具体说一说“回避型人格”的表现特征。不仅仅是基于DSM-Ⅳ诊断基准中的内容,还会涉及新的DSM-Ⅴ诊断基准试行方案中,经过整理、改良过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回避型人格”的整体特征。


对他人的批评或拒绝很敏感

      首先,第一大特征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很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对“被拒绝”“被否定”表现出过度的敏感。由于总是特别在意这一点,所以一旦发现有了苗头,就会一下子变得很神经质,情绪也会变得低落,整个人都很消沉。即使对方是没有恶意的,只是开个玩笑,但仍然会觉得自己被对方蔑视了,从而感觉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可以说,“回避型”的人之所以会想要逃避人际关系和社交场合,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这一点。

        过度敏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想要获得正面评价的心情;另一方面,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害怕从对方口中听到否定的评价,这两种矛盾的心态同时作用在一个人的身上。

        这种状态表现在男性身上,就是“自尊心很强,却又没有自信”。

        “回避型”的人,总是想要避免袒露自己的真心话,或者避免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出来。只会说一些漂亮话、场面话,而不想继续深入聊一些麻烦的问题。对于自己的弱点和让自己困扰的事情也是三缄其口。这种倾向可以看作对他人的批评或拒绝很敏感而导致的。在自己的弱点被他人看到前,赶紧“踩刹车”就此打住。

        不过,仅仅是“容易受到伤害”,还不足以让我们做出诊断。实际上,是否回避社交活动、是否成为一种障碍性的问题,这才是判断的重点。需要关注的地方,就如诊断基准中所说的那样,是否主动回避那些以与人接触或交涉、与客户打交道为主的职业。

        尽可能地回避接待客户、接听电话,抑或回避以这些业务为主的工作,那么可以说就是“回避型人格”了。

恐于构建亲密的关系

      害怕被拒绝、被人轻视的心情,还会使“回避型人格”表现出另一大特征,那就是特别害怕与他人构建亲密的关系。

        如果想要与他人变得更亲密,就必须能与对方坦诚相待、推心置腹才行。而一点儿也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人,将很难与他人产生亲近的感觉。

      “回避型”的人对于“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件事总是惴惴不安,同时也不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感触,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就会给人一种疏远的距离感。即使是在对方主动来接近的情况下,“回避型”的人也往往因为犹豫或不安感,而表现出一副冷冰冰的样子。结果就是,原本抱有好意和关心的对方,也会认为自己被忽视了或者被拒绝了,最后弃之而去。

        但是,当事者对于自己构建出的这道“壁垒”却毫不自知,他只会注意到“对方离自己而去”这样的结果。然后,还会认为像自己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有人来关心,大家都会选择离开,这不过是印证了自己之前的想法罢了。

        不过,这也不是说“回避型”的人就完全没有社交活动、完全不与人交往或者结婚。只是会在最开始的时候感觉到害怕而已,所以如果是真心想要与人交往的话,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能够与他人建立起毫无隔阂甚至是亲密的关系。所以说最开始的时候,才是最大的难关。

          那么,到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与“回避型”的人也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呢?我们要向他表现出关心与好意,同时还要热心地、不厌其烦地去接近他才行。让他明白我们的好意与关心,同时也让其确信自己是被他人热切期盼着的,这样一来,在他的心中才不会觉得可能被拒绝,或是因为“自作多情”而被嘲笑,从而积极主动地迎合我们。这一点也已被列为诊断基准中的一项。

        而且,为了走进“回避型”人的内心,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被拒绝,我们要拿出足够的热情与执着。尝试进行一两次的对话,哪怕对方没有一点点的反应也没关系,完全没必要把这看作不好的苗头,继续进行第四次、第五次的交流,逐渐地对方就会给出反应。

      在与人交往和结婚这件事上,“回避型”的人也很少会为达目标,让自己主动去接近对方。这类人的基本战略就是,一边在心中偷偷期待着对方能主动来找自己说话,一边就这样一直等待着。从不去向对方表露内心的想法。因此,这就需要对方不怕麻烦地多次向他表白了。

        与“回避型”的人谈恋爱,往往都是在分出彼此的胜负上耗费时间,而最终却很难得到一个结果。虽然这样一来,少了被对方抛弃所带来的伤害,但是相应地,成就一段恋情的机会也很有限。

      也有运气好的时候,例如“回避型”的人从说媒的人那里知道了对方也对自己有意思,这样的话就会很安心,也会去向其提出交往的想法。

      还有被之前完全未曾料想过的人表白的情况,虽然一开始会感到很困惑和想要拒绝,但是对方却明确地表示不怕被拒绝。对方厚着脸皮三番五次地单方面主动接近,这就让“回避型”的人原本“想要避免受到伤害而与之保持距离”的战略失去了意义。让“拒绝对方”也变成了一件麻烦的事,不知不觉间反而接受了对方。

      面对异性积极的表白,自己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被卷入其中,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两个人已经在一起了,这在“回避型”人群中是很常见的情况。

      《美女与野兽》的故事也是这样。野兽因为自己外表丑陋,所以认为谁都不会爱自己,整日将自己关在城堡里过着孤独的生活。野兽的这种因为对自己缺乏自信,从而逃避世界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很相似。

        而不谙世事的可爱少女却误入了他的世界。面对这个美丽的闯入者,一直以来将自己关在人际关系之外的野兽,他的“回避战略”也出现了破绽。不知不觉间,美女就住进了野兽的心里。

即使是亲密的关系,也不愿意袒露自己的内心

      要想与“回避型”的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着实要费一番功夫,但是一旦彼此变得亲密之后,他们也是会与人交往、恋爱、成家生子的。不过,并不能因此就说完全没有障碍或者困难了。

      由于在与人接触方面感到十分棘手,而且还会有负担感,所以在与邻居或亲友之间来往时,“回避型”的人往往也是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大部分人升级做了母亲后,仍然不擅于和其他做母亲的人进行交流。

        不仅仅是在社交的场合,即使是面对最令人安心的挚友、恋人、伙伴等人际关系时,“回避型”的人也会刻意地去保持距离。更倾向于抑制表达或表露自己的情绪。害怕违背对方的意愿而招致厌恶,往往不愿意说出自己的主张,抑或是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心情都是无足轻重的,不具有说给对方听的价值,所以就选择憋在心里闭口不谈。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过于担忧的结果。这种无法言说的想法,在不知不觉间不断地累积,终究会有达到极限的时候。直到表现为身心方面的问题时,才开始注意到自己“过于回避”的事实。

        很多人即使是面对有多年交情的挚友,也不愿意说出真正困扰自己的事情或是内心的真实想法。之所以会这样,既有“将这些内容告诉给对方后,会使其情绪也变得很糟糕”的担心,也有“即使说了对方也不能理解,说不定还会对我这个人产生厌烦”这方面的考虑。而作为对方来说,往往也会有生分的感觉,觉得这段友情还存有缺陷。

        即使是面对恋人或配偶,也不愿意交流重要的事情。只是自己一个人扛着、苦恼着。表面上却还装作一副“没什么事”的样子。害怕一旦说出来就会被当作一件大事,从而让自己连逃避的余地也没有了,于是选择保持沉默。为了不让事态恶化,所以选择回避面对问题。

        不愿意袒露自己的内心,这与“回避型人格”具有强烈的羞耻心有关。这一类人总是把“自己的存在”当作一件很可耻的事情,这通常会表现为“所有人都不会爱我”“所有人都不会接受我”这样的想法。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羞耻心,所以“回避型”的人才会特别抗拒将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展示给他人。他们会觉得自己这种不完整的、毫无价值的样子或者内心的想法,是最最羞耻的东西,肯定是谁都不愿意多看一眼的。

        “回避型”的人不喜欢会暴露自己身体的行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了。即使有着匀称的身材和姣好的面容,但仍然会对“穿着泳衣”“让别人看见自己的皮肤”有抵触情绪。而且,对于让自己一丝不挂地呈现在别人面前,甚至是要让对方看见自己的身体,发生让身体直接接触的性行为,都是非常抗拒的。

过分在意周围人的目光和他人的评价

      虽然这与一开始描述的项目略有重复,但是“回避型”的人对于他人的批评或拒绝,确实是极为敏感的。他们会非常在意会不会给对方留下坏印象,或者让对方讨厌,抑或被对方拒绝。正因如此,即使是在一些不必太在意他人看法的场合下,他们也会过分留意。当不得不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他们往往只关心这一方面。头脑中一直想的就是“与他人会面时,对方是怎么看我的”。还会将自己说过的话,以及对方的反应都逐一进行回忆,反复地回味斟酌,“果然还是说错话了啊”“要是不说那件事就好了”“这么做肯定让对方觉得我很奇怪吧”,像这样一直在思考这些事情。

        “回避型”的人懒于和他人见面的主要原因,包括特别的怕生、一见面就会紧张、不善言辞等,甚至在会面结束后,仍然会受到当时情况的影响,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感觉非常的疲惫等。不管怎样,对于这一类的人来说,与他人会面,包括从事前的心理准备,到之后的种种影响在内,都是其他人所无法想象的一件“力气活儿”。

      在DSM-Ⅳ等以往的诊断基准中,特别重视“受制于他人的评价”这一点,甚至单独将其列为一条项目,但是在DSM-Ⅴ的代替方案中,则被整理归入了“对他人的批评或拒绝非常的敏感”这一项中。

自己不可能被他人喜欢

        即使实际沟通交流的能力一点儿也不差,但对于“回避型”的人而言,还是会感觉自己不擅于处理人际关系或是没有自信。而且,深信自己不可能被他人喜欢,所以觉得肯定无法与他人构建和谐的关系。

        之前介绍过的作家井上靖,他在回忆自己当初在报社工作的情形时,就曾做过以下的描述。

“那时,我固执地认为自己是无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当我遇到问题想要去求助别人时,在向对方开口之前,其实就已经预想到了不成功的结果。”

        实际上,井上靖作为报纸记者经常要见许多人,当然也会有被对方喜欢的情况,但是,他却对自己的社交能力非常的不自信。

        相反,假如是其他类型的人,例如“自恋型”的人,在双向沟通的过程中即使遇到了问题,也完全不会认为自己在“与人交往或交流”这方面非常的糟糕。会把“自己单方面说个没完”当作在进行“沟通交流”,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很擅长表达呢。从这一点来说,这种“不擅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是否超出了实际的程度,也是怀疑是否为“回避型”的一个关注点。

        对这种关联性的判断,容易出现一种混淆的情况,就是其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关系。“自闭症谱系障碍”主要是表现为相互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上存在困难、固执于某一种行为模式、兴趣狭窄、过于敏感等特征的一种问题状态,就“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障碍”这一点来说,确实与“回避型人格”有重合的地方。

        不过,即便是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人也很少会有“回避型”的倾向,而是多表现为“自恋型”或其他类型。而非“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场合,因为后天的因素而引起强烈“回避型”的情况也有很多。所以说,“自闭症谱系障碍”是形成“回避型人格”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并不是必要因素。

        诊断基准的第五项“由于缺陷感的存在,所以也不愿意主动与他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与后文将要介绍的“因为较低的自我评价,从而在社交活动中产生不适应感或自卑感”,在内容上有重复之处,不过在最新的DSM-Ⅴ试行方案中,已经不再将其当作一项诊断依据了。

较低的自我评价,觉得自己是毫无长处的人

        回避型人格”的一大特征,就是会将自己看得很低。这一类人无论具备什么样的优点、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仍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缺乏魅力的、不完美的人。这种想法非常的强烈,以至于无论获得多大的成功,都不会淡化这种想法,仍会认为自己无法被他人所认同和喜爱。而且,如果连续遭遇倒霉的事情,抑或是打碎自己自信的“被否定”的经历,则会使这种“确信”进一步地加深,牢牢地扎根在心里。在“回避型”的疑似判断要点中,就有这一项,即超出实际地贬低自我的价值,从而过分地自卑。

        总之,不仅限于失败的情况,即使是获得成功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的能力很低下,甚至会对成功也开始产生怀疑。通常应该对自己抱有自信的场合,也会觉得自己很没用,产生一种毫无根据的劣等感。

        这也是判断“回避型人格是否已形成严重障碍”,以及“是否已恢复正常”的要点。因为有这种劣等感的人,会比现状还要严重地贬低自己,产生过分的自卑感,而随着状态的恢复,这种倾向会逐渐变轻,也不再过分负面地评价自己。

对实现目标或新的挑战,抱以消极的态度


        这是在确立实际行为的目标中,也会表现出的一大特征。一般来说,普通人在设定某个目标时,都是以比现状更高一些的水准来进行考量的。例如,这一次的英语考试,只做对了百分之五十的题目,那么下一次就要以百分之六七十为目标了吧。也就是说,要让自己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如果目标设定得比现状还低的话,那就失去作为“目标”的意义了。

        但是,这个常识却并不适用于“回避型”的人。这类人往往就会将目标设定得比现状还低。他们会觉得表面上这次做对了百分之五十的题目,但很可能真实的实力只能勉勉强强做对百分之四十而已。

      “回避型”的人并不会对今后可能的成长持乐观态度,反而会担心在真正考试时,因为紧张而不能发挥出全部的实力,或者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题目而最终考砸了,也就是说总是会担心负面因素,所以他们的想法往往也都是十分慎重的。

        但是,这样就让目标的设定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某位男学生在进入大学之际,需要面对课程的选择。他本人在计算机方面非常擅长,而且也有丰富的编程知识。但是,就是因为自我评价过低,觉得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与更专业的人比起来,简直就相当于“啥也不会”的程度。结果就是,他并没有选择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的群体”为对象的高级课程,反而选择了面向初学者的基础课程。

        等到正式上课时,才发现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自己来说过于简单了,全都是已经掌握的知识。而高级课程的内容不仅学起来毫无压力,甚至还能学有余力。最终,这名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上,浪费了毫无意义的两年时间,但是他却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因为相比之下,他更倾向于接受不会让自己感觉困难的事情。

      再比如,经过三次模拟考试,一次成绩为A,之后的两次则分别获得了B和C。即便不是自信爆棚的人,在稍微有点自信的人看来,也是没有问题、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是“回避型”的话,就只会关注到最糟糕的成绩C了。如果被判了C,就意味着有一半的可能会考不及格。这样的话,就有可能考不上想要报考的学校。

        即便有异性向自己明确示好,但是仍会担心如果真的接受了对方,去提出约会的想法时,会不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当众出丑的情况?当自己也很喜欢的对象主动提出交往时,比起两情相悦的喜悦来,真正关心的却只是“如果与对方相处得不好怎么办?”“被对方嫌弃的话怎么办?”“必须要留意各个方面非常麻烦”等这些可能会失败或令人烦恼的方面。如果注定要烦恼的话,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回避型”的人才会一直在原地踌躇。

        “回避型”的人过于慎重的想法,往往导致不是扩大自己的人生,反而是更倾向于将它缩小,想要逃避风险。因为当面临挑战时,由于存在着失败的可能风险,所以会选择维持现状,而不想去冒任何的风险。

        在DSM-Ⅳ等以往的诊断基准中,认为产生这种消极想法的原因,在于害怕因失败而引起丢脸的情况。不过,在实际的案例中,比起对“丢脸”的不安来,人们更害怕的是因失败而导致内心受到的伤害,以及难度较大的挑战所加重的负担感,这类人往往会对此很有戒心。

        实际上,在最新公布的DSM-Ⅴ替代方案中,已不再特意强调“对‘丢脸’的不安”这部分内容,而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以及“回避新挑战”等行为本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46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68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213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66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59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25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16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84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2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3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9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7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18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8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38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60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