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发现远方依旧遥远,眼前都是苟且。相信很多有了家庭的男人,都有一个安全的「零界点」,就是下班回家想在车里再呆一会。推开门去,你就是柴米油盐,你是妻子的好丈夫、是儿子的好父亲,是父母的好儿子。想再多呆一会,和纯粹的自己多呆一会。
素说:独处,是一种自由
对于自然山川和大地来说,城市是一座精巧的笼子,它用高楼大厦来浇筑,住在笼子里的人呐,都不自由。到底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哲学家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也许在「当下」这个词汇里,能有独处的时间,直面和审视过往、拥抱感知,才能洗涤干净眼眸,看清世界的同时,拥有真正的自己。
这是一个社交的时代,和人在一起,我们不得不处于一种社会状态,你是谁变得不太重要了。也只有在独处的时候,和自己的思想对话,才能更接近自然的状态,去听风、看水,观万物众生,那片刻的「不合群」,变得难能可贵。
素说:庸俗和脱俗,愿做后者
蒋勋先生在《孤独六讲》写下一句特别有趣的话,叫“所有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
如果用热闹来填补空虚是庸俗者的狂欢,那么用孤独来完整自己的灵魂则是脱俗者的胜利。当所有人都你一言我一语的时候,被他人思想左右是谓「盲从」,不跟风,学会自我思考和辩证,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杨澜说人生莫过做好三件事:一是知道如何选择,找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二是明白如何坚持,勿随意盲从,忌一味跟风;三是懂得如何放弃,属于你的终究有限,放弃繁星,你才能收获黎明。
素说:先做自己,再为他人
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用了9年的时间,每天面向石壁,端正地盘腿曲坐,双手作弥陀印,双目下视,不敢怠慢,终于在佛法上有了进一步的领悟,并在石洞中留下《易筋经》和《洗髓经》传后世佛法智慧。
回归到每一个平常人的生活中,要想拥有自己的人生,应是先认清自己,静下心来,把时间投入到真正有价值、有思想的事物中去。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知、学、道,需要扎根,开拓和灵性。在城市生活喧嚣热闹的环境里,能保持自己的清醒,不在庸俗的品味中消费意识,免于俗流,不遗忘内心的质朴,在独处中自知,在宁静中致远。
在这个世界上属于自己的「零界点」,可以是天高海阔,也可以是熄灭了引擎的车厢里,可以是三两年时光,也可以是三分钟的深呼吸。即便是在喧杂的城市,都会有一片山林,那里郁郁葱葱,那里高山流水,都只属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