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探索南极 为什么有人名留千古 有人丧命他乡?

文:杨与安简

1

收拾行李准备旅行的时候,在狗子衣服的小包里看见了一个小瓶,:嗯?速效救心丸?


问他:“你有心脏病吗?怎么随身携带这个?”狗子说:“我没有,但是别小看这玩意儿,关键时候还可以救人一命。”我似懂非懂。


除了速效救心丸,狗子的急救包里面还有晕车贴、纱布、创可贴等等。


在打车去机场的路上,前座的女孩因为晕车开着窗,那还是大连冬季的尾巴,零下的冷风肆虐在脸庞的滋味还是不好受,狗子从急救包里拿出晕车贴,让我递给那女孩。女孩道谢之后,狗子自豪的向我眨眨眼:“看!派上用场了吧!”

2

​第二天我们要攀登泰山。


狗子在一个星期前开始准备,登山鞋、登山杖、防风镜、帽子、护膝、手套、口罩……我被他捂得严严实实,真正做到了armed to the teeth。


他背着军用背囊,带着我开始了征程。背囊里面是给我准备的厚衣服,食物以及各种饮用水。巧克力和糖是为了补充能量,矿泉水补水,功能饮料调整身体里的各种离子平衡,我两根登山杖,他一根……坐大巴到中天门,再坐缆车到南天门,吃完热腾腾的单兵自热鱼香肉丝饭,再在各个庙宇里烧香拜拜,徒步直至登顶。


下山每过一个阶段,他会让我停下来休息,喝水,换鞋垫(垫上了准备的姨妈巾,因为吸汗性能好)……

直到完全走下山,我还是蹦蹦跳跳不知疲倦。可知所有的行囊都是他在背,所有的舒服都是他在为我守护。


尽管未感到疲倦,晚上他还是给我捏了背和腿,喷了云南白药,贴了膏药。第二天酸痛感袭来的时候,我早已做好了迎接它的准备。

3

1911年10月,两支探险队做好了到南极最后的准备,然而结果一支队伍成功到达和返回,另一支队伍全部丧命他乡。


为什么会这样呢?


阿蒙森在自己30岁时,骑自行车完成了一个近2000英里旅程;幻想自己会遭遇沉船事件,所以尝试生吃海豚肉以确定其能否补充能量;拜因纽特人为师,掌握冰天雪地的极地条件下的生存技能。在严酷的境遇还未到来之前,他早已磨刀霍霍做足了准备。


而科斯特选择的是一条截然相反的路。他选择矮种马拉雪橇,会出汗的草食性矮种马很快在极地环境倒毙了(阿蒙森选择了狗,计划杀掉体弱的狗以喂养强壮的狗);他选择了机动雪橇,未在极端环境中测试的机动雪橇很快引擎就坏了,所以后来的状态就是人拉雪橇;科斯特选择17人的探险队准备1吨补给品,而且只在主补给站插了一根旗帜,路上未做标志(阿蒙森5人的探险队准备了3吨补给品,每隔1/4英里会放些包装箱边角料作标志,每隔8英里会插一根黑旗,以保证自己的方向正确);科斯特只准备一支温度计,所以不慎打碎后,他“大发雷霆并造成了严重后果”(阿蒙森带了4支温度计,以防出现意外)。


你不能等到遭遇风暴的时候,才发现你需要更强大的力量和更持久的耐力。

4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


《诗经》里这几句话是讲述一只失去孩子的母鸟,仍然勤劳的建筑自己的巢穴,大意如是: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赶紧用桑树根的皮把巢穴的空隙缠紧,当巢穴坚固了,才不会惧怕人的侵害。


鸟尚如此,人何为也?


本文系杨与安简(个人微博:杨与安简)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关注吻笺微信公众号:wenjianjiayou,订阅有深度的文章,成为有态度的个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热水煮过的苇叶飘着淡淡清香,糯米白糖蜜枣,丝丝甜意浸到苇叶里,浸到麻绳里,凑近鼻子闻到田园的气息。
    YesOpst阅读 229评论 0 0
  • 中午吃什么? 自从每天带饭之后,就再也不用考虑这个烦人的问题。 现在的公司没有工作餐,午餐要自己解决。开始我们是结...
    桃知不吱阅读 678评论 0 0
  • 牛市不言顶,这个道理会炒股的人都懂。 在股市步入上涨趋势尤其是主升阶段,身在牛市不知牛,对每天持续上扬的N多大牛股...
    扑扑大咋咋嘞阅读 1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