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一个抽象的话题,像枫叶从萌芽开始,最后变得枯黄落地,在回归大地,又化作泥土,如此的循环往复,只是每一次的循环肯定不是相同的同一片枫叶。诗人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人的一生本就短暂,在这短暂的生命当中,我们每个人从一开始就注定有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追求。
童年时,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梦幻的,我们可以说无数个理想,还生怕没有别人的多,眼里总是有满满的自信,嘴里才说着要当科学家,下一秒我们可能就说要当宇航员了。什么好玩的、好吃的、甚至是别人有的自己没有的只要我们哭着闹着想要,父母都尽可能给我们买,说真的,童年里哭便是我们最好的盔甲和武器,只要我们一哭,我们便安全了。
到了读书的年纪,依旧带着童真,可理想却好像消失了,或者是我们把它藏在书包里,没有玩伴的时候,才打开书包来找一找,可却发现它好像少了。这个年纪朋友一词便走进我们小脑袋里,那时候无论男孩女孩到了放学,我们便可无忧无虑的手拉着手回家,偶尔拉着个异姓的小女孩,总有些叔叔阿姨拿来说笑,某某小女孩和你这么好,以后把她带回家当媳妇,可能那时候媳妇一词,在我们眼里就是很要好的朋友一样的概念,所以我们都总是愿意的。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书,它记录着我们的年少轻狂,记录着那个我们曾花费心思暗恋着的男孩或女孩,记录着我们每个傻笑的表情,每个滑稽的动作,每一个听惯了的绰号,每一张写着秘密的小纸条,记录每一个幽默风趣、笑不苟言、风度翩翩、和蔼可亲、也有点可爱的老师们。只是青春这本书总是翻得太快,我们都想一读再读,却被时间的河把它吞没,并把我们冲着往前。
初中、高中、大学一道道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并设了无数个选项,而且每个选项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可能是最佳选项,也有可能是差的选项,我们犹豫了,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理想开始变得漂浮,目标好像也有无数个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到底怎样才能寻觅。生活中的种种诱惑也接踵而来,我们迷茫,可他们都说最终的答案还得我们自己来。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是否是为了吃饭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都想像后者一样的活着,都想让自己生命活出一道不同的光并且能给黑暗中的人照亮。人们活着不能只为了钱,可我们现在的每个人活着都在追求钱。而我同样也是,也在努力的挣钱,可依旧薪薄无以为家。马上大学毕业了,可却首先考虑的是还银行贷款。突然觉得知识好贵,一切物质需求都成了这个时代在追求的东西。有时觉得挺累的,真的很羡慕那些有钱的人,可以毫无犹豫买一件几百块钱的衣服。而自己几个月工资,还付不了他们的一顿饭钱,不过也许他们真是装的,至少绝不会向我一样穷的真实。
生命或许真就像一条河,从冰山或者雪山开始,慢慢融化,从一滴一滴开始汇聚,滴答、跳跃、翻腾、然后卷着波浪儿欢喜的流着。有时会跌入万丈深渊,有时会停在密草深处,有时会被某个大石头或者某座小山坍塌堵成一潭死水。沉默好久,又因为雨给机遇而搏发,变得汹涌澎湃、一往无前,势不可挡。所有的山川丘陵、沟壑平原对于它来说毫无阻力。可当它临近大海才发现以前追求的一切终归归于平静,自起它的一生便永远定格,成为海的一部分,微不足道,唯一可以值得骄傲的可能就是它身体里已经游着千万条小鱼。对,是这样的,生命就像一条河,而它意义就是养活那些摆动着尾巴的鱼儿。
_ 向阳(我生命的意义在这个年纪有人跟我说,只有学习,学习,努力的学习新的东西,然后不断突破,在湍急的水中找一条载自己去向海洋的路)
_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