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眼界有多重要?小学没毕业,却培养出一个教授和一个律师

作者:逗逗,图片:摄图网

原创作品,抄袭搬运必究。

01.

父母的眼界,真的能决定孩子的起跑线吗?

我一个朋友,她的妈妈,只是一个小学没毕业的农村家庭妇女,却把3个孩子培养得很成功。

我朋友是家里的老大,她是大学教授,她的妹妹是律师,她的弟弟是IT工程师。

他们读书那阵子,家里穷得叮当响,但妈妈秉持着“读书改变命运”的简单理念,砸锅卖铁,也要供3个孩子读书。

当年,她妹妹专科毕业的时候,说还想再读个本科,她妈就一句话:好,妈供你!

妈妈受尽白眼,千辛万苦,才借到了妹妹的学费。

那个年代的人,可能觉得学一门赚钱的手艺谋生才是正经事吧,对于她妈妈的做法嗤之以鼻。

妹妹本科毕业的时候,想考律师资格证,竞争力太大,没考上。

她妹妹跟妈妈商量说,还不想上班,想自己复习一年,争取再考一次,她妈说行!

第二年,妹妹很争气,一次过A证!

而也就在妹妹考证的那年,刚好朋友的弟弟读大四,说不喜欢他的本专业,想去学IT。

她妈妈也真的是竭尽所能支持孩子的愿望,拿出了全部的家底——2万块钱,让他学他喜欢的java!

即使接下来的3月,家里没得吃肉,只有一天三顿的白粥和咸菜,妈妈也没有丝毫的后悔。

现在啊,朋友的妈妈也退休了,日子过得舒心了,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了。

3个孩子有出息,经常一转账就是几万钱的生活费给妈妈,让妈妈去旅游团出去玩,买高档的化妆品给妈妈护肤,只要妈妈开心就好。

妈妈的眼界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她让孩子的未来多了新的可能性,看到了诗与远方。

而不是像身边的其他女孩子一样,早早嫁为人妇,为了生活苟且着,忍耐着。

02.

另外一个朋友,如今在语言这个行业,也混得风生水起,时薪几千到几万不等。

这一切,得益于他爸爸的“强势引荐”,让他接触了英语。

在他小的时候,他爸爸有一个修单车的档口,偶然认识一个会讲中文的老外。

修完之后,他不收人家修车费,说:“你方便的话,跟我两孩子说说英语好吗?以后你的车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免费帮你修!”

那个老外刚好是老师,看两个孩子也是活泼可爱,于是,便去了朋友家,和他们兄弟俩用英文聊天,纠正了他乡土味的发音方式。

后来,老外还介绍一些外国人组织的活动给朋友。

就这样,朋友学英语的兴趣慢慢萌芽了。

有了学英语的氛围,加上经常练习,进步突飞猛进,老师也经常表扬他,给了他很大信心。

他回忆起自己的读书生涯,强调一所好的学校,成为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

当年,他爸妈不顾旁人的闲言碎语,硬是供兄弟俩去师资力量好的高中读书。

深知父母赚钱不易的兄弟俩,在学校里卯足了劲读书。

后来,他考取了985的大学,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入职了500强企业。

读书,最后也真的是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现在从事的工作还是与英文有关,并且把这条路越走越宽,有了更好的平台。

03.

说说我自己的吧。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但从小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一直被爷爷奶奶灌输:“读书好,才能出人头地”的想法。

虽然我只是读了一个二本,但是起码没有像一些同龄人一样,早早辍学,早早生儿育女,为了生活而不得不精打细算。

起码,在我的认知中,我知道了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在我的规划里,我也一定会让我未来的孩子,接受教育,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也谢谢爷爷奶奶对我的教育,让我知道穷不可怕,怕的是你人穷志短。

什么是学区房?就是有前瞻的教育理念,有眼界的家长前辈,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学区房。

04.

今日话题:

你的父母,是否在教育和读书的问题上影响过你?

你的读书生涯是什么样的?

欢迎留言分享~

-END-

作者:逗逗,网易认证情感达人,微博签约自媒体,专注两性情感。

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私聊逗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孤独 孤独,总是披着黑色的外衣 游走于无声的世界 它拒绝纷扰 就像拒绝我慌乱的心跳 孤独,总在一群孤独中逃脱 然后...
    靠自己才能站起来阅读 148评论 0 2
  • 晚上回家取东西,临走时看见鞋柜上放着一支被剪下来的绿萝。忽然想起来,这是昨晚回家看见一盆的绿萝后,心血来潮,想要剪...
    糖豆里的芝麻阅读 223评论 0 0
  • 二战期间,一名年轻的犹太人为了逃避战乱从奥地利来到美国,他既是弗洛伊德的同乡,也是他的同行——这位名叫厄内斯特·迪...
    刘淼阅读 949评论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