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海棠朵朵
图丨源自网络
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这些童话故事,熟悉到忘记了他们是如何知道这些故事的,忘记了他们第一次是在哪里听到这些故事的,仿佛他们生来就知道这些故事。
---佩里 诺德曼 梅维斯 雷默
01
周末天气不错,带小朋友去动物园。小朋友胆小,却偏偏喜欢猛兽,每次都要在猛兽区逗留好久,这次也不例外。我们在猛兽区的时候,难得的看见了两只大灰狼,狼在封闭区里悠闲的晒太阳,小朋友看了一会,忽然跑到旁边绿化带里,捡了个石头,朝狼扔过去。我被他的举动吓到了,忙问:“你干嘛?”他说:“狼是个坏东西,我要打死他们,他欺负三只小猪,还吃了小红帽。”我忽然觉得惊心动魄,他的这些话明显的来自睡前的童话故事。
这些故事已经流传很久了,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或多或少的读过几本这样的童话,“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这些童话故事,熟悉到忘记了他们是如何知道这些故事的,忘记了他们第一次是在哪里听到这些故事的,仿佛他们生来就知道这些故事。”(佩里 诺德曼 梅维斯 雷默) 这些放在我们床头,我们每天讲给孩子的童话故事,我们自认为里面的人物善恶分明,故事也很好的说明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可是有人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过吗?孩子的理解与我们是否一致呢?
02
同样作为猛兽,狮虎在兽界享有崇高的地位,人们对他们也尊崇有加,可是狼却被我们视之为邪恶和残忍的动物,因为它们尽干坏事,不是欺负三只小猪,破坏他们的房子,就是假扮兔妈妈,企图吃掉小白兔,更甚的是,他们还吃掉了小红帽和外婆。这些故事,起初给孩子讲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在意,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现在想来,心里觉得很不舒服。狼也是动物,和小白兔、小猪一样是大自然的生灵,可是在童话故事里,狼却被塑造成了一个愚笨和残忍的形象,不是尾巴被三只小猪给烧焦了,就是肚皮被剪开,放进大石头掉到河里淹死了。至此,我开始注意到通话故事里的暴力、残酷和阴暗。
还有女孩子最喜欢的《白雪公主》,里面塑造了一个恶毒的后妈形象,为了杀掉白雪公主,无所不用其极,先是命令一个猎人去杀死白雪公主,将公主的心脏带回去给她以证明公主已死。此后发现白雪公主没有死,皇后把毒药涂在梳子上,然后把梳子插进了白雪公主的头发,白雪公主仍然没有死,最后她使用了黑暗魔法,做成了一个剧毒的苹果,诱骗白雪公主吃下……你看,在这么一个短短的故事里,讲述了多少种杀人的方法,而且每一种都极其残忍,这样的故事,孩子每天听着,难道心里真的不会产生影响吗?
03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她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去世了,后来她父亲再婚,后妈又给她生了一个妹妹和弟弟。那个时候大约是二年级,从知道她的身世开始,同学们都特别同情她,感觉她肯定每天都受到后妈虐待,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事实是,她后妈对她很好,从不曾为难她。我们那么小的孩子,却对后妈的恶毒形象深信不疑,这些信息到底是怎么跑到我们的脑海中去的呢?后来,终于想起来了,白雪公主的后妈想杀掉她;灰姑娘的后妈虐待她;森林中的三个小矮人的后妈是恶毒的……,也许就是从这些故事中,“后妈都是恶毒的”这种想法就占据了我们的思想,那么到底是故事影响了现实,还是现实影响了故事呢?
还有,这些童话故事里,女主角在遭遇各种不幸之后,都会出现一个白马王子,带他们脱离苦海,从此他们幸福快乐的在一起了。这样的故事,无非就是告诉小女孩,女孩子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嫁给一个“王子”。为了嫁给王子,女人之间也是要经历一番争斗的,比如灰姑娘的后妈,为了让自己的两个女儿穿上水晶鞋,砍了大女儿的一个脚趾,小女儿的脚后跟。这故事,光听就已经让给我胆战心惊了,妥妥的一版肥皂剧剧情。
04
但是更让人心惊的还在后面,我特意查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的原文,发现原文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更黑暗,更暴力。最初要杀掉白雪公主的,并不是后妈,而是他的亲妈;睡美人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谁能告诉我她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童话故事,已经是经过多次的删改之后呈现出来的,但即便是这样,这些故事里面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黑暗成分。
有人说,一个民族的成长,与儿童地位的确立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必须保留儿童的“童心”,因而童话故事才得以兴起,可是这些隐藏着黑暗成分的童话故事,真的能保留孩子的童心么?我们都说现在的孩子早熟,是否这样的早熟,与他们的日常读物也有联系呢?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关注的问题。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