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条离出社会不远的老咸鱼,在今日这个满课的日子,纠结如何认真听课。
上了大学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认真听课好难。
为什么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
为什么认真上课这么难?
到底有什么阻碍在拦着我认真听课?
有什么更大的诱惑在阻碍我认真听课?
(来自本咸鱼的自我灵魂拷问)
于是本咸鱼分析了一下,为什么我更加喜欢上课做别的事,而不是认真听课。
①听的东西不容易懂
上了大学就不再只是九门科目这么少了,每个学期都会增加新的晦涩难懂的科目。
而且每一个能成体系的学科,都少不了理论,理论一般都不是通俗易懂的语言。
然后要听懂需要的注意力太高,然而还不容易吸引我的注意力。
②学的知识并不有趣
然后学习的知识都不怎么接近生活,或者说我还没有找到它与生活的连接,然后就很难提起兴趣。
③感觉课上学的东西不多
不想认真听课的时候,总要找一些自我合理化的理由,比如某一次认认真真地听了三节课以后,发现老师讲的内容并不多,可能才一章半章。
然后就开始认真的说服自己,我觉得我自己认真的学习三节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能收获到的知识肯定不止一章半章。
④有好多想做的事没时间做
每天都是满满的课程的时候,你还有满满的事情想要去做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时间真的少。
然后就会想要在上课的时候,做点三心二意的事情吧,这样时间就可以多一点了。
然而很容易错过了老师讲课的重点,并不是很管用。
⑤会有不值得的感觉
有了前面的多重对比,不仅事情没做成,还会有不值得的心理感受。
不值得的心理感受还在不停的在游说我,认真听课吗?真的要认真听课吗?听不进去了诶,不如不听?
然而,认真听课很重要诶,不然我分析个啥,直接不听不就好了。
于是我又分析了一下认真上课可以获得什么,又会失去什么。来认真听听我心里为什么觉得不值。
认真上课可以获得
①老师对知识的经验之谈
一个老师无论是教学水平高低,他都是比我们多学了这么多年,积累了这么多经验的。
所以或多或少会给我们传授一些他个人对这门专题知识的经验之谈,或者说个人理解。
这样就比我们自己自学要多一些理解,他们可能会有我们想象不到的例子比喻来解说,可能也能给我们提供更多不一样的看法。
这也是为什么要认真听课的重大原因了。
②专题知识的初步了解
通过一堂课的认真,我们至少可以初步了解我们在学什么,学的内容难点重点是什么。
哪怕学的程度并不精,我们也会比不听课,多一些理解。
相当于把这门学科的知识下载进了脑海里,虽然并没有翻透。
③增加对某专题的理解和兴趣
当我们对一个方面的知识多了一些了解度的时候,我们就会多一些可能感兴趣的理由。
就比如说,刚开始接触古筝的时候,你对它的了解可能就只是一个乐器吧,甚至只是听过这个名字而已。
那么这样你并不容易对一个不熟悉的名字感兴趣,两个字或许可以引起一部分人的意境想象,但不容易引起多数人。
但是当你见到了它第一面,听到了它的声音,看到了它的弹奏方式。你对它的可能感兴趣的点就会增加了三个。
你可能因为它的样貌而感兴趣,也可能因为它的声音悦耳而感兴趣,也可能因为它的弹奏方式看起来美而感兴趣。
当你了解一个东西多一点,就有更大的可能接触到它的某个能触到你的兴趣中枢的点。
所以,理论上来说,我逼着自己去接触这个我不想听的课,我可能会在某天找到想听的理由。
🤔
那又会失去什么呢
①听到一些无用或价值不大的东西而损失了时间
毕竟老师又不是一对一教学,也不是为你量身定做,你并不能够决定他所讲的一切都是符合你的水准的。
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自己觉得太简单,听过的知识,然而你并不容易判断,这个你所了解的知识什么时候会讲完。
如果不听,容易在下一个知识点来临时,错过一些东西,可能就是一种叫做重点的东西。
如果你每句话都认真去听了,又很纠结,听过了诶,不是很想浪费时间。
而且这还可以给我下一次不想听课提供一个自我合理化的理由,“老师讲的大部分我知道了,可以不听”。
②没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想做的事
说了这么多,就是因为有很多想做的事没时间做,才各种想方设法地想要去克扣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的时间了。
然而又因为这个不想做的事情还挺重要,所以才这么多纠结的心理戏了。
🤯
那么这个重要的事情,如果不去做,又会有什么利弊呢?
不认真上课的弊端:
①课后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参悟
文字看起来很难能比语言听起来容易理解,特别是浓缩文字的教材,一个概念给你缩缩缩,理解的时候还得自己展展展。
这个展的过程就很麻烦,你自己想清楚了,就会很透彻,想不清楚呢,就要继续想。
当然不比老师直接告诉你来的快,虽然自己想清楚了会更加透彻。
②考试月不知道重点而复习迷茫
不知道重点的时候,看整本书哪里都像重点,自己摸着自己觉得的重点复习吧,考试的时候还可能觉得考的不是自己看的那本书。
然后考试月复习的时候,就充满了对自己不认真学习的谴责,(好吧,说的就是本咸鱼),然后迷茫摸不到重点而痛苦不堪。
③课上并不能很集中的做自己想做的高效率的事
在课上听着老师讲课的背景音,然后想要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学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没有这么容易。
可能老师讲着讲着什么,就吸引了你的注意力,然后注意力总是突然被拐走,就很难高效率了。
然后老师还可能来个突然点名,突然被q还不知道说了啥,这不是增加我盲目紧张的心情吗。
🧐
那不认真上课又有什么的利处:
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浪起来,想做什么做什么,都是自己想做的,容易操作易上手,都不需要意志力来按着注意力认真,就可以完成的事,简直爽爽的。
②可以不面对难题而焦灼困惑
正所谓,有一种快乐,叫做对比的快乐。比起认真听晦涩难懂的课,当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爽一点。这种在自己的舒适圈里畅游的感觉,是安逸的舒适。
🧐
所以本咸鱼的今日纠结了两千多字之后,感受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真听课是真的难(//∇//)
好吧,是难度好高,有好多东西都可以阻碍我认真的听课,而且是认真听自己并不擅长的课。
每个人都喜欢呆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哪怕我们都知道成长就是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但是跳出舒适圈的第一步,我们得先明白,这个跳有多难,然后去想怎么才能更好的跳出去,这个就是本咸鱼下一步的思考问题了。
但是认真听自己不擅长的课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每个人如果都去看自己合乎口味的书,那就只能知道你一直都知道的事。我不能够因为我不懂然后就一直抗拒吧。
咸鱼加油(ง •̀_•́)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