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同辉,双日铭功,贫浪渐平。
望九州内外,攻坚号角;
全球上下,济困旗擎。
数据铿锵:
亿人脱困,千年难题终破冰。
初心在,为苍生谋福,世界同赢。
中华步履峥嵘。
精准策、春风拂万城。
念教育扶贫,童蒙得暖;
产业造血,陋室新生。
易地搬迁,农商携手,
旧貌新颜映日明。
今回首,看青山笑靥,共赴康程。
国际消除贫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亦称国际灭贫日或国际消贫日。是联合国组织在1992年12月22日会议上通过47/196决议,由1993年起把每年10月17日定为国际灭贫日,用以唤起世界各国对因制裁、各种歧视与财富集中化引致的全球贫富悬殊族群、国家与社会阶层的注意、检讨与援助。提高全球的灭贫意识。
2014年08月01日,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具体活动由国务院扶贫办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对于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所以设立“扶贫日”是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注:图片源于网络,若侵权告知即删
仿沁园春·沁园春·双日同辉赞贫消。
词义解释:
双日铭功:10月17日为“国际消除贫困日”,亦是“中国扶贫日”,双日合一,彰显全球减贫共识。
亿人脱困:中国通过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成为目前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