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恩师李方荣
白云奉献给蓝天,江河奉献给海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人这一辈子总会有很多经历是刻骨铭心的,像种子一样深深的扎根在你的脑海里,让你难以释怀。
谈起感恩,首先想到的是母爱,你的痛就是她的痛,不是几年、十几年,母爱无疆,终生温暖着你。
再应该就是师恩了,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深刻的塑造着学子的情怀,使你成为现在的你,让你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李方荣——我的老师,1975年时,我的班主任,鹤岗兴安二中的一个语文教员。
其实老师的年龄并不大,长我七八岁的样子,人有些清瘦,常年穿着件褪了色的干净整齐的中山装,冬天戴着一顶老式的狗皮帽子,平时不苟言笑,父兄般的深沉,让我印象深刻。
那时候正是文革的后期,整个社会对学校的教育并不重视,一方面,大学的学生们只来自工农兵,都是选拔上来的,并不需要考试,和学习的成绩也没什么关系;另一方面,文革中由于红卫兵的造反行为,被称为"臭老九"的教师们精神上倍受打击,在社会上的政治地位不高,犹如惊弓之鸟;学生不积极,老师打不起精神,这就是那是时候的现实。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班能够在学校一枝独秀,老师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带好一个班远比讲好一门课要复杂的多,这需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的自尊、集体主义精神、荣誉感、互助友爱、激发学习兴趣……,还要通过一言一行建立起学生对你的崇拜,道理很简单,只有崇拜你,他才会向你学,把你作为榜样。
老师严谨,很少说笑,甚至平时让人感觉拙于言表,只有在课堂上,才会激情四射、侃侃而谈,那是对文学的挚爱,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自己不被感动,那他怎么可能感动别人。
我是他的课代表,所以我的作文就经常被作为范文,老师不断的激励我写作。
记得1975年学校搞文艺汇演,老师让我写篇山东快书,山东快书是表演用的,和一般阅读性的文学作品不同,需要调动和把握的是现场观众的情绪,依稀记得作品叫做《拾金不昧》,由我的同学王利民表演。
虽说作品得了奖,那一次我的压力特别大,如果砸了场,是我写的东西,打的是我同学的脸。
老师对我的影响不仅是课堂上,更多的是生活中 ,不仅在学校期间,也包括我初中毕业后下井的两年时间里,从他的家里,我借阅了大量的小说,近代的《雷雨》、《红日》、《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红旗谱》《金光大道》、《艳阳天》……,更难得的是阅读了大量的线装书,除四大名著外,《三侠剑》、《七侠五义》、《小五义》……,这在那个年代,还是禁书,市面上是绝对看不到的。
年轻人看小说和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成年人看小说是看故事,而年轻人看小说是憧憬未来,你憧憬的人物、你憧憬的生活,就是你的未来;是你的人格,也就是你的人生格局和境界被塑造的过程。
老师爱书,他的很多线装书前后或有残缺,都是精心修补的,我读起来也格外小心,唯恐弄坏。
直到有一天,老师说:"我的藏书你都看过了,最后的这书你还太小,不适合让你看",我知道那是—《金瓶梅》。
1977年高考恢复了,对于还在千尺井下工作的我来说,春天又到了,在那些备战高考的日子,老师给了我殷切的鼓励,他对77年高考作文题《当我走进考场的时候》的精准押题,反映了他超高的专业水准,也让我走了捷径。
我的老师是真正的"教书匠",他的匠心是很多教师做不到的,在鹤岗的中学里,提起我老师——李方荣,绝对的鼎鼎大名。
最后用祈祷词结束本篇
感谢您的教诲
光荣属于您
起初如何
今日依然
直到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