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行尸故事
The Walking Dead漫画被改编为电视剧,简直成了僵尸剧中的红楼梦。中文版还有个很贴切的名字《行尸走肉》,简称“行尸”。
为什么喜欢行尸故事?因为剧情满满的都是行动,刻不容缓的行动、大难当前的行动、不问青红皂白的行动、没时间扯淡的行动、你死我活的行动、不可调和的行动、行动完了才有时间后悔的行动……
不是没有道德困境、价值讨论、哲学冲突、情感困惑,只是这些都给行动让路,在行动的间隙,有空才处理。这样编写剧情,要比纯耍嘴皮子抖机灵的室内剧要好看多少倍。对了还有各地不同的外景、带着颓废气息的市区郊区小镇农场监狱工厂加油站公路铁路隧道……
所以场景换了无数,难题出了无数,应对危机无数,总也看不厌。当然行尸作为群演可以重复使用,盒饭管够。无论是漫画家还是电视编剧,大概是开脑洞开成了习惯,这个节目才做得长久。至少对于我这个容易满足的观众而言,从2012到现在,这个故事系列没让我觉得厌烦。带着代入感、与故事角色同忧乐是不至于,但是能相看两不厌,已经是难得的了。或者故事的设置符合了一个好传统,就是主角们应当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或者达到目的,或者没有,这个过程才真是好看,值得忠粉。
吊诡的是,有时看着屏幕中踯躅着的行尸,竟然产生了“做个行尸也不错”的念头。第一,不用动脑;第二,没有痛觉和其他感官感觉(可能只对声音与震动有反应);第三,整天四处游荡,不受限制……
这样的想法,也许够没出息的吧。当然如果我是剧中人,我还是想做个艰难求存的大活人。行动,只有行动能改变生存。即使是困境中的人,也可以有泼辣的生命力。活着就是折腾。折腾出精、气、神。生命力、创造力,并不是“养”出来的,反而是愈用愈有的。人的活力,团体的活力,也同样是愈折腾愈增加的,这点估计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关:增熵无止境。
那么,为何老子要强调“守静笃,致虚极”?并以为养生之道?答案是:他看到了生命运动当中的永恒。永远的动态平衡。好的身心状态能抵达宁静,并非消灭一切行动,恰恰相反,是在不断的“反者道之动”中达到台风眼中的静谧。所以“无为”并非刻意不为,反而有“无所不为而不执取”的意思。
最近每天的跑步增加了一个余兴节目:在草坪上做完拉伸,就做三个侧手翻。这原本是童年时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时的游戏之一。有时候完成得近乎完美,感觉到自己翻得笔直而舒展,有时因为累,就马马虎虎地翻得有点“弯”。然后演变到现在,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跑完步后去草坪做侧手翻啦!那把整个世界倾覆过来的感觉如此美妙……当天的幸福感轻易达到顶点……当然,在草坪上倒着看世界的时候,清楚知道眼前这世界和平,社会和谐,没有突发灾难,没有战乱,没有未名病毒大爆发,一切消极的美好不经意地显露。平时哪里注意得到。
回到行尸世界。这个故事的创设是一个没有法律的世界,人们重新以丛林法则洗牌,进行生存竞争,行尸只是一个游戏因素罢了。故事里的主要角色永远要为生存而战斗不止,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群体互相觊觎资源并且为争夺资源而火拼。在残酷斗争中不时闪耀一下人性的美好,同时又分明强化了人性的弱点。漫画家笔下有种浓重的末世气息,电视剧里已经大大冲淡了——因为这是给衣食无忧的电视观众看的呀,不能让他们不舒服啊~他们要看除了打打杀杀之外还有情情爱爱,或者家庭亲情,各种八卦与温馨,这样才是他们理解的人间。考虑到更广泛的受众,电视剧不能不光明一点。甚至还需要角色去代言一些服装品牌或别的什么品牌,道具组也要吃饭的……
此文是一边跑步一边成形的,我正满怀期待地奔向目标——草坪上的三个侧手翻,一边想,如果行尸来到了这个市中心的公园会怎样。说到底,感谢世界此刻的平静,给了我许多消极的美好。一切都像《我是猫》最后一句:“感谢呀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