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说梦,言下忘言

王维的《读禅经》里两句我特别爱: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类似偈子的简洁明了,点明语言之于佛法的无力卑微,和佛法之于常识的恢弘玄奥。

读诗词不算多,但我始终喜欢这种质朴的句子,或者顶多还有那种铿锵硬朗的,比如就在戈壁小镇出生这一点来说,理解起边塞诗来毫不费力,甚至说感同身受也不为过。唯独不喜欢香艳的词句,当年纳兰性德火得恨不得人手一册时,一想到一个老男人却在吟哦如此悱恻柔婉的句子,就一阵寒颤。连那些宋词大家也是,柔情似水起来女人也望尘莫及,偏偏看生平,都是浪荡子,功名奴,市侩心,矫情犯,一首词不知道赋予多少人,赢得青楼薄幸名,所谓的名士风采,就是这样。

其实现在古风很火,看听读了一些,坦白说也不喜欢。劣作不论,好作品的作者功力自然不浅,但问题里来源狭窄,一目了然无非就是宋词和红楼,然后就是艳词堆砌,追求文风的华丽或假雄浑,风花雪月靡靡叠叠,连有个清晰的意义和情愫都难,更兼有佶屈聱牙文理难通的,比正经古文都难理解,这点上说,远不如打油诗呢。我是“我手写我口”的推崇者,看不懂的东西,总觉得多半都是用来卖弄,文字的古今差距并没有那么大,特别是那些美的东西,简直就是永恒亘古,怎么读都不会有疏离感,遑论不明所以。

不过先是宇文所安的《他山的石头》,接着是孟晖的《花间十六声》,两本导读性质的书让我一改之前的种种,彻底成了《花间》心甘情愿的囚徒。买了好几个版本的花间,有空就翻看,之前兴起还背了好多。独爱《花间》确实不是被香艳折服,而是前朝后代,均不易见到如此细腻温婉的东西,常常着眼于一时一刻、一人一物、一动一静、一喜一悲。细微之处,宛如银幕上的一段光影,又像是小说中的半页描述,或者干脆是记忆中的一个瞬间,熟悉到已经忘记,但风铃想起音乐重奏,就活生生地跃到眼前——但就在你忘情地伸手触摸时,又烟消云散不见。

王国维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所以我老是嚷嚷自己是“诚斋脑残粉”,言之有物,深入浅出,捕风捉影皆成趣,细枝末节有深意,杨万里就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而《花间》之妙,也在于真,真出了境界来,晚唐到五代时社会的物质极盛风俗开放,而世事无常杀伐残酷,造就了一批文人的骄奢淫逸醉生梦死,再也没有盛唐时的雄浑豪情,转眼目光投进闺阁香帷,第一次去真正看那些生命中美艳的细节,去品味那些无关家国天下的情绪,去捕捉那刹那间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挥笔成文,集为花间。

(天,我为什么拉拉杂杂又写了这么多,我本来只是想推荐最喜欢的一首而已啊~~文字痨!)

花间的首篇“小山重叠金明灭”,应该是绝唱。但我最中意的却是皇甫松的“梦江南”——

兰烬落,

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由长夜屋中静物,无比自然地过渡到梦境,湿漉漉的,忧伤的梦境,景物都是凄美,不但视觉,而且声音,笛声雨声和人语,而这一切,因为送别的场景更在凄美之上添了几分凉意。

这首词的魅力,不但在于语句韵律朗朗上口,且意境的营造臻于化境,更重要的是,它在现实和梦境之间的转换游弋,简直堪比我心目中的古诗第一之“却话巴山夜雨时”——当然那是时空的切换,异曲同工之妙,更魔幻现实一些。

文字之于情感,有时矫饰,有时雕琢,但更多时候应该是轻微或严重的脱力感,正是所谓“言下忘言”,最终只好“一时了”,不过文人骚客从来也没有放弃过“梦中说梦”的企图,而这“两重虚”其间偶尔滋长出的美感和眩晕,也许,就是诗歌的终极奥义。

其实我只是想说一点乱翻书的感想,140个字的推文或微博已经足够,没想到就会一口气写这么多——不过为了所爱的东西,也算值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11,719评论 4 29
  • 最近和一位老同学见面。聊着聊着,就开始吐槽工作中的种种不顺。 生活和工作像一列想要摆脱轨道的列车,晃晃悠悠,难以驾...
    河东西阅读 4,731评论 11 29
  • 有一天线断了,也就不会动了,再也不会动了··········我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木质人偶,一举一动·····有一天线...
    守护者夜月星阅读 2,548评论 0 0
  • 朋友,3月份来保险公司上班吧!政策和趋势告诉你理由! ❶ 家庭主妇为什么来做保险。加入保险行业,一边照顾家庭,一边...
    80d9fe51b9a9阅读 1,469评论 0 0
  • 这城市,开始感觉有点空 原来是 你不在了 我也要走了 只留它一个 再繁华也只有回忆 再回忆也只有落寞 再落寞也只有...
    艾冰茶阅读 1,3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