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投(权益法)与长投(成本法)的几点区别

性质不同——投资比例直接反应影响力,权益法是合营或联营企业(重大影响),而成本法是控制,符合控制的几点要求(影响决策,影响可变回报)。

计入长投金额不同——权益法下,与购买长投相关发生的法律、评估费用要算在长投之内,而成功法下,这些费用要计入管理费用。同时初始投资成本是未调整有利不利差额的金额否则叫初始入账价值。

后续处理——成本法只有在反应反应分红时才做分录,在持有期间也会做减值准备(比较可收回金额与投资成本),但是减值不允许转回。权益是有多个明细科目,内部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和公允价值的变动都反应在明细科目上。

一致性原则——分部实现得重大影响(权益法),分部实现的同控(成本法),不管是在几月实现的都视为从当年1月1日实现的重大影响和在处在同一集团实现的同控,区别在于,在计算上,分部实现的同控(成本法)要进行按照同控进行计算(做抵消分录、作比较期间的分录),而分部实现的重大影响(权益法)依然按照原来的3%这样的进行计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