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自诩是一个对外界十分敏感的人,这种敏感,有时候是褒义,有时候是贬义。同时,我又是一个面对事情犹豫不决的人。小到要不要去拿快递,见到一个不熟的亲戚要不要打招呼,写出来的文章要不要放在网上……这样看来,我似乎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面对这样小的事情,还会去犹豫。可是,我为何会养成这样的不良习惯呢?倘若以后遇到一些人生的关键性抉择,我也这样犹犹豫豫,会不会就会错过很多好机会。
总体来说,目前人生的几件大事,还是选择了自己想要的方向吧!一是知道自己是个可以好好学习的材料,从小到大努力学习,面对很多事情,都很认真,有时候甚至是过于认真。生了一场大病,所幸家人未曾放弃,康复之后重新回到学校继续学业,高考的时候不辜负自己,也不辜负家人,还是考上了大学,用实际行动,让那些唏嘘我的人,闭上了嘴。
大学之后,知道了什么是自律,什么叫做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知道了贫富差距,不再傻傻地认为,努力的人都会有出路,这个世界不缺自甘堕落的人,但是最不缺的还是努力的人。以前的自己弄不懂的题目,看不明白的公式和定理,总是会觉得只要自己多花时间就一定会弄懂的。这个想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错就错在,在这样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已经容不得一个人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做同样的事情,总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样的人是没有效率的,没有效率的人注定会在一条路上越走越窄。而以前的自己,习惯不去逼自己提高效率,习惯给自己借口,让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不聪明。事实上,我相信,走到现在,我的智力是没有一点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长期地让自己选择了更舒适的路,很少逼自己快一点,效率高一点,导致自己总是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也很少让自己把一个问题真正的思考清楚,总是浅尝而止。
无论如何,潜意识要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经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至于犹豫不决,拖泥带水的毛病,还得去找方法来改正,有时候,心里那根弦也不能绷得太紧,否则会适得其反。把握心中的度,方有机会完成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