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音乐(9):扒一扒乐团里的声部和它们的地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虽大,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却是统一:讲究地位。位高几等,敬意便多几分。我也许不知道你姓甚名谁,但只要确认你是八袋长老,见了面一定也是要上前拱个手的。

乐团也是同样。动辄就是上百人的编制,个中声部若干,谁是主?谁是次?谁是焦点?谁是龙套?

准备好小板凳,我来带你看个明白。

-1-

乐团演奏的每一首乐曲都需要各个声部的协同配合,而这其中,我们可以按照所奏音乐的性质划分为旋律型和伴奏型。

顾名思义,旋律型是主角、是红花,而伴奏型是配角、是绿叶。所以,在乐团中,一个声部的地位可以这样来定义:所演奏的音乐中,旋律型占比越高,则地位越高,反之亦然。

由此,我们可以把旋律型音乐占比高的称之为旋律型声部,将伴奏型音乐占比高的叫做伴奏型声部。

旋律型声部作为主角,常常都是演出中瞩目的焦点。然而,任何一项优势一定意味着同时也是劣势。越是容易出彩的,就越容易出错。因为万众瞩目之下,每一个细节都会被放大。

与之相反,伴奏型声部作为配角,往往都相对不太起眼。但是,每一个闪亮的主角背后,一定都有功力深厚的配角,就如同叶子越是鲜绿,才越衬得花红得耀眼。

然而,在主角灿烂的光芒之下,很多人都忽视了配角的价值。更不曾意识到,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配角的伴奏都要比主角的旋律更吃功夫。

正是因为不是旋律,所以伴奏音乐中多了很多不太动听的,甚至单独听来很诡异的音。对于很多乐器,譬如弦乐器来说,光是找音就已经足够有难度了,更别提流畅地演奏。

还有节奏,如果说旋律在节奏上大多是连贯的话,那么,伴奏则很可能都是后半拍,甚至是附点后面的音符等等边角料。

所以,伴奏型声部需要有更加深厚的乐理基础,才能够做到在旋律正儿八经的捣乱中不偏不倚,演奏到位。

而且,比乐理基础、演奏技巧更难得的,是有伴奏的意识。十几年乐团排练生涯教会我,没有哪一个乐器是永远只演奏旋律的,一定有你伴奏的时候。

所谓伴奏意识,就是不抢戏、甘当绿叶。这时候,你不是主角,所以演奏声音要配合旋律的要求,可能要轻、更可能要弱,还要把自己隐藏于旋律之下。

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每个人都乐意亮相的是自己,都挤破了头想要当主角。假如你知道自己注定会是分母,那么你还愿意当吗?

我猜很多人的答案可能会是否定的。

-2-

以民族乐团为例(事实是交响乐团、管乐团、键盘乐团我只是旁观者,没有真切的体验,所以话不乱说),一个完整编制的乐团可以划分为弦乐、弹拨、吹管、低音和打击五大声部。

这五大声部之间,只有低音声部相对更偏伴奏型。因为民族乐团的编制是从西洋交响乐团演化而来,而民族乐器中又缺乏低音类的乐器,因此引入大提琴、低音提琴来合并充当低音声部。由于民族乐团本身有自己的弦乐声部,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旋律都交给了它们,低音声部故而退化成为了伴奏型声部。

其他四大声部会根据乐曲的不同互为旋律和伴奏,地位不分高低。真正的地位差异,体现在大声部内的子声部之间。

第一,弦乐声部,下设高胡、二胡、中胡三个子声部。从乐器的角度来说,区别主要在于音域,对应高、中、低音。从旋律型占比来说,则三个子声部比重依次减少,地位随之降低。

第二,弹拨声部,下设琵琶、柳琴、扬琴、古筝、中阮、大阮六个子声部。

弹拨声部是民族乐团中最具特色的声部,因为乐器式样丰富多彩,而且个顶个的都是极具特色,远非西洋弹拨乐器可以比拟。

其中的琵琶、古筝早已是家喻户晓,不必多谈。就连中阮这样相对冷门的乐器,也因为近年来得益于冯满天在《出彩中国人》中的亮相而开始名声鹊起了。

六大子声部中,琵琶、柳琴、古筝相对是旋律型声部,而扬琴、中阮、大阮则更偏重为伴奏型声部。

第三,吹管声部,下设笛子、笙、唢呐三个子声部。

这三个子声部之间势均力敌,而各自还有细分:

笛子:梆笛、曲笛、新笛;

笙: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

唢呐:高音唢呐、中音唢呐、低音唢呐。

以上各类中的细分,旋律型占比依次减少,地位顺次降低。

第四,打击声部。民族乐团的打击声部,也是一大亮点。

一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传统到编钟,西洋到定音鼓;大到云锣,小到小镲;正常到大鼓,奇葩到弹簧扣。即便老司机如我,也已经在排练中屡次因为打击乐器的名目而惊掉下巴了。

二是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趋势。定音鼓是常设主角,雷打不动的打击之王。排鼓、镲、锣等乐器处于二号位置,地位次之。根据曲目不同,出镜几率有所震荡调整,但大体在一个水平之上。其余像板鼓、三角铁等,属于龙套型乐器,不定期出现,定期消失。

-3-

好了,科普完毕。最后,奉献彩蛋一枚:

吐槽作为全民热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在乐团之中一样屡见不鲜。乐团内部的吐槽常常都带有浓郁的声部特点,大致来说是酱婶儿的:

弦乐:我们真是命苦,每个曲子都差不多从头忙到尾。同样时间排练,打击的一直在休息,偶尔敲一下,我们恨不得倒过来,真是没天理。

弹拨:我们四根弦,比弦乐多一倍,一样差不多从头弹到尾,最忙活的是我们好么?别抢!

吹管:一样的演奏,凭什么弦乐和弹拨动不动就6个人、8个人的,我们只有俩?命苦。

打击:谁说我们闲来着?我们很忙好么,忙着数小节呢!不然你进错了一次试试,看指挥会不会骂你?人多的当然不会懂,反正你们错一下也听不太出来。

低音:你们吵,我就看看。因为我身在民乐,心在交响…

好吧,科普过后,以上吐槽你能看懂多少?

有任何不懂的,欢迎留言来告诉我哦,说不定你的问题,我会用文章来答你。


我是芊芊,一枚立志用接地气儿的语言说音乐的女纸。我举手保证,所有内容皆取材自真实生活经历,绝不百度。

如喜欢,欢迎围观我的专题“漫谈音乐”,来看更多有趣、有料的音乐事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温柔的岁月,静待一段似水流年的因缘,拈花一朵,随风跌入水中,荡漾开的水波是今世看不透的命运年轮。临水照花的姑娘,眼...
    爱恋之树阅读 234评论 0 0
  • 前几天的文章中已经推荐过了一本刚刚读过的书** * 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
    于帅Jacob阅读 696评论 0 1
  • 序言及导读 其他人眼中的作者,其他人心中的书评,读后能让人对全书有个大概的了解,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中觅得喜悦,乃...
    自由和安阅读 426评论 2 0
  • 比如,出去剪个头觉得好看,也不知道告诉谁。想出去走走,没人陪伴,我都在家快发霉了。。
    南笙__阅读 220评论 0 0
  • 20170316安靜 "我一直在思考,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然而一直沒有答案。我想不要去想什麼活著的意義,活在...
    阿芜阅读 35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