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谊:灵魂之情与夫妻之谊

情与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情谊之爱,是体内激素与分子层的有条件且不停变化的情感关系,而心灵是一种是量子层,同频次稳定而无条件的关爱关系,但是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办法区分,然后就容易造成生活之中,特别是夫妻同事之间很多的冲突。

父母对子女的爱,或者是一些夫妻双方能量都高,能够达到灵魂层的关系,这就是心灵的爱,是合一与不二的,是恒定及无条件的爱,人在这一种状态之中,心门会完全打开,对对方完全的,无条件的接纳,就算对方有情绪,也会象汹涌澎湃小河汇入大海,慢慢很快就会情绪平定下来。

《道德经》20章就说了人灵魂的感觉与生活,“如婴儿之未孩; 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一对普通夫妻都用头脑,天天是聪明人,昭昭察察,对方一点点小毛病都会有无穷的指摘,而灵魂夫妻都变成了愚笨人,是昏昏闷闷,从来不会观察对方细节。

一个婴儿如果已经过了三个月就会翻身了,就变成孩子,而灵魂的夫妻,就算是偶然伴点嘴,然后一转眼一转念,在刚回个头的功夫,两人就象三个月不到的婴儿一样,立刻马上完全忘掉对方的所有烦恼。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开。佛祖拈花,伽叶微笑,瞬间回归心灵之爱中。变成三个月的婴儿,两小无猜,中国钱学书与杨綘这两位先生,算是灵魂伴侣了。


人类的谊爱,也就是普通夫妻之间的关系与情感是怎样来变化的,正常我们与同事及爱人之间的情感,这是由多巴胺与催产素、内腓肽等分子激素组成的欲望与冲动。这一些分子都是有半衰期的。于是夫妻之间,在这一些分子多少与衰退的关系下,人与人之间的感觉,就会象吃美食及性一样,没有吃到时是春天,有强烈的欲望,刚刚吃到的是夏天,特别快乐,然后刚刚吃多一点,就快速厌恶,再多一点,就特别反感甚至是愤怒了。

《诗经》上说:之子于归,宜尔室家,说的就是普通夫妻之间面对春夏秋冬,忽冷忽热的半衰期情感,作为个人是难以控制与平衡的,我们无力管控好对方,只能够在对方不同的情感状态下,保持一个适宜的心理距离。同时,我们也明白自己是人不是神,我们也会在对方开心时,自己却发脾气,用情绪下伤害对方,这样宜时宜地来道歉也是好选择。我们自己老是用头脑,老在情绪中,也不要渴望对方有灵魂,就算对方灵性很高,也会快速地把他拉到黑暗的地面上。

一个灵性高的人,面对一个头脑强大的人是极度痛苦的。《道德经》13章:宠辱若惊,贵大患惹身。有人说,不好的童年,是童年受辱过多,会要用一生来治愈,但是,一个人太好太受宠的童年,被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过多的宠爱,非常容易造成我们一生都会被宠爱的错觉,与任何人都不容易有心理距离,这种状态下长大的人,非常容易无原则的爱他人,他会常常想,人人为我,我一定要为人人。

其实,在夫妻之谊中,就算我拼命为了那一个人,他还是会春夏秋冬忽冷忽热。这不是偶然,不是我们爱的少了,这是物理学与化学的客观事实,也是一个必然啊,甚至最后到了关健点,对方他可能会丝毫不留情的伤害我们的,于是时间一久,自己心门就关上了,也彻底失去的爱的能力与方向。

但是我们只要理解情谊的不同,在不同的时间,保持适当心理距离,于是距离产生美,当对方真的心灵,我也会敞开心门,聆听对方灵魂的声音。这也产生了我们自己稳定的心情,等待着对方冬天慢慢过去,太阳西沉,一定还会从东方升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是,如果不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人的内心就会天天流汗流血还会流泪,于是一个家庭很快就会从初恋的热烈变成冬天时的痛苦折磨。

不好的童年,会让一生来疗愈,但是太好的童年,会也影响一生的情感,让生命总是处于情感的波涛之中,人生缺少理性与稳定,也得用一生来解决啊。这一个世界上,能够达到灵魂之爱的夫妻,不到1%,剩下的99%的人,不能够说不要家庭,也不要婚姻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来明智与客观的来区分,并会处理我们的情感与情谊呢?这是人一生的一定要过的门槛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