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据说这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著名理论,名为费斯汀格法则。不知从何时起,在朋友圈、微博等各大社交媒体开始流传起来,因此而名声大噪。
跟在费斯汀格法则后面的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卡斯丁早上洗漱时,将自己的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顺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一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卡斯丁心疼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冷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气与之激烈争吵。一气之下,卡斯丁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马上转回家。可是家中没人,卡斯丁只好打妻子的电话要钥匙。妻子慌慌张张的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一个水果摊,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离开。待门打开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经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的批评。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他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迟到被扣了当月的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比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被淘汰了。
故事后面当然还有一段分析的话: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发生一系列事情就是那另外的90%。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试想,卡斯丁在那10%发生后,如果换一种反应,比如,安慰儿子:“不要紧,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这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自己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可见,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乍看起来,好像说的挺有道理。于是对费斯汀格这个人好奇起来。
费斯汀格,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写过的书有这么几本《认知失调理论》、《冲突、决策和失调》、《社会心理学回顾》等。这些我统统没有读过,据网上诸位读过这些书的大神讲,里面根本没有所谓的费斯汀格法则。也就是说这事和费斯汀格没有一毛钱关系。
那出处到底是哪里呢?我首先找到了一本名叫《改变你一生命运的90/10法则》是新世界出版社于2009年10月出的书,朱新月编著(注意不是著,是编著)。在这本书的前言里,编者就讲了一个90/10法则,后面也跟着一个故事,与上面那个故事大同小异。不过是把摔坏手表这件事替换成了咖啡泼在衬衫上,在发现忘带公文包之前,这本书里讲的更为精彩,不过故事就到这里戛然而止。这肯定不是最终的出处,据编者说,是引自一份资料,至于是哪份资料,没有说。
《读者乡村版》2007年第4期中有一篇文章名为《90/10法则》,署名为尹玉生编译,这篇文章里的故事与《改变你一生命运的90/10法则》前言中的故事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儿子变成了女儿。在《英语沙龙(实战版)》杂志2009年第Z1期静心品味,有一篇名为“The 90/10 Principle”的英文文章,署名作者是Stephen Covey,朱委译。这篇文章和《读者乡村版》里的完全一致。
根据以上的这些线索,在网上找到了史蒂芬·柯维的英文版原文。费斯汀格法则的最终面目被揭露出来了,这东西原来是出自这位畅销书专家的手笔。他的主要著作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领导者本质》、《生活中的七个习惯--改变的勇气》以及《第八个习惯:从效力到伟大》。从他的这些书和文章来看,应该是属于鸡汤文无疑。
回过头来再来看费斯汀格法则,各处相关文章的发表时间都在2016年至2017年间,由此可知在两年以前,还没有这一费斯汀格法则说法,不知是哪位写手写文章的时候给90/10法则扣上了这一个显得更高大上些的帽子,于是以讹传讹,就这么火起来了。
据说,如果在中文媒体上流传一个外国故事,没有对应的英文媒体报道,基本上就是中文媒体自己杜撰的。看来这话说的真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