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有句歌词:“快乐是,快乐的方式不止一种,最荣幸是,谁都是造物者的光荣。”我们都在追寻一种快乐,属于自己的快乐。在伊壁鸠鲁的哲学理念中,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也是其伦理学的核心与目的。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
“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因此,有智慧的人不应该厌恶生成,也不该恐惧死亡。
伊壁鸠鲁哲学
通常认为,伊壁鸠鲁哲学体系分为三部分:第一为研究真理标准的准则学,主要是研究真理的标准及获得知识的途径,而判定真理的准则分为三类,即感觉,预见,情感。他认为感觉是绝对真实的,而理性也是完全来自于感觉的。只有感觉的真实性才保证了理性的真实性。预见,是对外在事物的回忆。感情是内在的感觉,分为快乐与痛苦。第二为研究自然的物理学,他接受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并作出了修正,认为原子形状有限,具有重量,有偏斜运动。这些观点也对青年马克思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博士论文题目便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对此会在今后的马克思专题中详细讲述。第三为研究人生的伦理学。对伊壁鸠鲁而言,准则学与物理学只是手段,伦理学才是目的,他认为“快乐”才是最高的与天生的“善”,我们的目的便是要获得它。因此,伊壁鸠鲁的伦理学也被称为“快乐主义”。
说起伊壁鸠鲁哲学,不得不提的还有在伊壁鸠鲁两百年后的卢克莱修。他将伊壁鸠鲁的学说写成诗,弥补了其三百卷著作流失的遗憾,因为其流传下来的只剩一些学说的片段与三封书信而已。卢克莱修热情奔放,尽管与伊壁鸠鲁某些思想存在差异,尽管伊壁鸠鲁否认神影响人,但他还是像赞美神一样赞美伊壁鸠鲁。因此,我们现在对于伊壁鸠鲁的了解大都来自于卢克莱修的诗歌,特别是《物性论》。
快乐主义
伊壁鸠鲁在雅典讲学时,是在自己的花园。除了自己的学员,许多其他人也可以来听。他们过着团体生活,简朴而快乐。
“感觉证明了快乐为善、痛苦为恶这一常识的正确性,情感显示了趋乐避苦的自发性和自明性,快乐的伦理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真理。”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亚里士多德曾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到:“快乐更多地存在于静止之中,而不在运动之中。”他也是最早将希腊哲学中”不变高于变化“的观念运用于”快乐“的人。伊壁鸠鲁首先区分了快乐的三种形式,即自然与必须的如食欲,自然却不必须的如性欲,既不自然又不必须的如虚荣。之后沿着亚里士多德的足迹区分了动态快乐与静态快乐。动态快乐是解除痛苦的过程,静态快乐是没有痛苦的平衡状态。因为他认为“最高的幸福是不可增减的,人们在动态快乐中得到的享受或强或弱,只有在静态快乐中才能处于平稳不变的幸福状态。”如此一来,心灵的快乐才会持久,“宁静”的心态则是静态快乐的内核。
在伊壁鸠鲁看来,“友谊”才是最可靠的快乐。在自己的花园中,即使只有水和面包,但只要拥有了“友谊”,那便拥有了快乐。于他而言的“快乐的社会生活”,只有友谊,只不过这种友谊仅仅是“悠闲的知识阶层之间的愉快交往”罢了。究其实质还是只停留在了“私人的追求”之上。
“不要贪图吃喝,以免肠胃出问题;不要在政治和感情上纠缠;不要结婚生子,这样就没有亲人去世的痛苦了;学会欣赏快乐,忽略痛苦;如果痛苦很深或者时间很长,就得依靠心灵的训练只去想那些让人快乐的事情。”
------罗素《西方哲学简史》
在剃利《西方哲学史》(2014版)中有这样一段话:“斯多葛学派的芝诺和享乐主义者伊壁鸠鲁所关心的首要问题是行为问题:有理性的人努力的目标是什么,是最高的善吗?伊壁鸠鲁学派认为答案在于快乐的生活;而斯多葛学派则认为是有美德的生活。”由于没读过剃利的原文版,所以不知道是剃利本人的观点还是译者的观点,这里用到了“享乐主义”,这也从中反映出一个问题:伊壁鸠鲁所主张的“快乐”是单纯的“快乐主义”还是“享乐主义”?
毋庸置疑的是,快乐主义的极端便是享乐主义。但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伊壁鸠鲁从未提倡过享乐主义。这些误解不仅仅有当时罗马贵族的曲解,也有伊壁鸠鲁自身的因素。他虽然主张静态快乐,但也从未否定动态快乐,还认为动态快乐所提供的美好回忆是摆脱痛苦回归静态快乐的途径。不过他也同时强调了“一切官能享受只有在不妨碍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的前提下才能被 认为是快乐。”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人是负有道德责任的,不能完全受到感觉欲望的支配。
伊壁鸠鲁“快乐”的逻辑
伊壁鸠鲁所处的希腊时代,有许多非常野蛮的信仰,宗教仪式非常残酷,常常会有活人祭祀。当时的人们,生而痛苦,死而恐惧,以至于死亡最终会成为一种“受欢迎的解脱方式。伊壁鸠鲁认为人类恐惧的根源有两个,其一为宗教宣扬的受罪,其二为对死亡的恐惧。所以他所要创立的伦理学便是要宣称“神对人无法干预”,作为“唯物论”者,便是要否定被“自然所控制”的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否定这种出自于宗教的必然论。并认为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人死后灵魂亦消失,但构成灵魂的原子还在,只是再也无法被感知。因此,不必怕神,虽然死不可免,但死并不可怕,以此来减轻人们的痛苦。这种快乐与痛苦,正是伊壁鸠鲁伦理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按照“感觉主义”的准则,认为“感觉是绝对真实的”。
为了让人们从苦难与恐惧当中走出来,伊壁鸠鲁发展了一套自己的伦理学。之后在卢克莱修,霍布斯,洛克,以及法国唯物主义,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中,得到了更进一步发展,但这种将人看作是“自然生物”而失去人的多样性与社会意义的“快乐主义”,确实值得商榷。
对于喜欢张国荣的我来说,4月1日总想说些什么。伊壁鸠鲁虽然常年在病痛中度过,但他有自己的“快乐”。逝者已矣,你可以在天国“自私”一些,既然身体已不会再受到痛苦,那么希望能使自己“宁静的灵魂”也不受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