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家长反馈自己家的孩子怎么越来越自私?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做才能调整过来啊?针对于有这些困惑的家长我做了一个调查,其中75%的孩子都有喜欢吃“独食”的表现。别小瞧这一调研结果,正是反应出了,孩子自私的来源是家庭生活习惯出了问题所致。其自私的现状,它将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
自私的孩子大多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只注重自己的感受,比如只在乎自己的快乐和需求等,很少考虑他人,一切以满足自己为主。而这些现象的背后都伴随着:大多都是家长溺爱过度,在家里孩子搞特殊化待遇,对孩子的所有需求都会过度满足……
家长的这些过度的爱,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体现的,由一些小事积累而成的,主要表现在生活习惯上。很多家庭孩子小的时候,一大家人在餐桌用餐的时候,孩子会把自己喜欢吃的菜夹给这个夹给那个,“爷爷这个鱼特别好吃,给您吃”、“姥姥这个排骨特别好吃,给您吃”,我们很熟悉的场面是不是这样的,老人会说“我不吃,快宝宝自己吃,好吃多吃点,把自己的身体吃的棒棒哒”。
恰恰这些就是孩子自私的起步,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觉地阻止了孩子的分享精神,孩子在让菜的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反正你们也不要,我就管好自己就行了,孩子就会逐渐变得自私。那家人正确的应该怎么做呢?那就是孩子在给家人东西吃的时候,不要拒绝,大大方方的吃,吃完了说谢谢就好了。我们既要教会孩子与他人的分享,也要接受孩子的孝心。
《正面管教》书中写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都和家长的日常习惯有关系。针对于家长们反馈的孩子越来越自私不知怎么办的困惑,在此给大家推荐解决的方向如下:
第一是家长要调整生活习惯,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到分享,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并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
第二是帮助孩子亲身体验到没有帮助的感受,折射体验到获得帮助后的快乐;
第三是家长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言传身教,带动和影响孩子的行为,在互动中让孩子感受平等与互助;
第四是要让孩子去管别人,不要什么事都只管自己,建立孩子的责任心;
第五是家长要帮助孩子,使其不成熟的认知能力逐步成熟化,要让孩子慢慢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
生活习惯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正确的生活习惯养成是最好的家庭教。想要规避孩子的自私,就从接受孩子的好意开始,而且这个意识越早,对孩子良好品格的培养与教育越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