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日子又要来了。
单这句话,Sir相信大多数人已经反应过来——
二零零三年以后,每一个四月一号。
今年恰逢张国荣六十周年诞辰。
想必媒体缅怀的热情会更汹涌。
大银幕更不能例外。
比如香港会重映《家有喜事》,韩国会重映《纵横四海》。
而内地,我们将看到哥哥小鲜肉时期的影片——
《缘份》
坦白说——
这部电影在张国荣,梅艳芳,张曼玉,三位巨星的职业生涯,都不算出挑。
恐怕连前十都排不上。
豆瓣评分7.0。
IMDb6.2。
《缘份》的经典,是在电影之外。
比如——
这是张国荣张曼玉梅艳芳第一次、唯一一次同镜。
张国荣与邵氏的最后一次合作。(继《柠檬可乐》《杨过与小龙女》之后)
梅艳芳第一次获金像奖之作(女配)。
用今天的审美去评价《缘份》,当然老套——也不公平。
故事是爱情电影永恒的三人话题——
你(阿梅)爱我(哥哥),我爱她(曼玉)。
而她爱不爱我,全看缘份。
为考验这段缘份,Monica(张曼玉饰)面临的“艰难选择”放在今天依然应景——
在“奔驰”和“单车”之间左右为难。
除此,还借助了人流涌动的地铁来施展缘份游戏。
这是构思的先进之处——
当时,香港地铁通车不到五年。
如何穿越拥挤的人潮,在数以十计的出入口中,找到唯一的挚爱。
20年后,梁朝伟杨千嬅张震的《地下铁》,还在玩同样的把戏。
所以,如果要用一个词评价《缘份》,Sir认为,是——
新
新潮,清新。
尤其在今天一堆被物质污染的爱情片中,《缘份》就像稚气未脱的少女。
它纯净得近乎童话。
爱,不讲什么心机。
一见钟情,就全部写进眼睛。
情窦初开,就做尽粉红色的迷梦。
求爱受挫,就气急败坏。
“你知不知道有一样东西可以形容你,就是电子游戏机。
谁都可以玩,而且很快就玩完了。”
舍不得放手,那就甘愿卑微到尘埃。
“我都说我什么都可以改,
你还要我怎么样”
喜怒哀乐,每一缕心思不矫作,不掩饰,赤诚地裸露给你。
遥想当年,巨星青涩时。
Sir敢打赌,在三位大神无数的银幕形象中,这样孩子气的他们,也相当罕见:
张国荣饰演普通小白领,和我们一样苦逼。
女神面前,照样只会傻傻来一句“真巧呵”。
坠入情网,完全没有偶像包袱。
吃起醋,伐开心。
“那个人是谁?”
当时张国荣才28岁。
戏里那个初入社会、老实巴交的大男孩,不也是他戏外的投射。
而当年的曼玉,婴儿肥还没有褪去,嫩得能掐出水。
刚带着港姐亚军的光环踏入影视圈。
这只是她的第二部银幕作品。
没有王家卫的圣手点拨,演技根本无从谈起。
戏里面——
只会美美地瞪着一双大眼睛,涂着太粉的腮红,看不出恋爱于她来说是苦是甜。
连忧愁,都蒙着一层糖果色的做作。
相比之下,由歌坛转战影坛的梅艳芳,倒是应付自如。
虽然这只是她真正意义的第一部电影(以前多是戏份寥寥的客串)。
舞台经验丰富的她,鬼马起来,全身都是小动作。
最出彩的,是那双活泛的大眼睛。
那是阿梅童年在荔园登台表演戏曲的印记,还未洗去。
相传,《缘份》戏外的轶事也不少。
据副导演陈嘉上透露——
一开始,邵氏头头方逸华,定的男主演是另一位当红明星。
那时哥哥还未红。
但陈嘉上与其他幕后主创,皆认为如果张曼玉是女主,那男主角,非张国荣莫属。
后来陈嘉上等为了说服邵氏高层,在公司推着白板投票。
张国荣以高于原本男主角二十倍的票数胜出。
这才有了二张的首次合作。
而最初,张曼玉饰演的女一号叫Dion。
期间哥哥一首《Monica》大火,片方为借势,才临时决定在后期将Dion改为Monica(蒙妮卡)。
电影拍着拍着,资金紧张。
那场床戏,是在张国荣太古城的旧居拍的。
记者当时还打趣他:“哗,你的房间真够罗曼蒂克,床单是粉红色的,你喜欢这种颜色?”
哥哥正色解释:“是戏中的道具来的。其实我最喜欢的是黑色,我曾想过将房间油成黑色,但风水先生说我忌黑,叫我千万不可。”
与大多港人一样,哥哥对命理敬畏拳拳可见。
如今看来,《缘份》更像巨星成名前的一次珍贵的留影。
张国荣去世后,张曼玉曾在法国《电影手册》撰文怀念——
记得当我第一次见到他,我告诉自己:“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最漂亮的一张面孔!”
谁又知道,多年后,张国荣会对张曼玉说:
我非常渴望跟你再合作,但可能我已经不够英俊扮演你的情人。
我当时很震惊,我不能想像一个向来自信心十足的他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是他们倒数第二次见面。
《缘份》也成就了张国荣与梅艳芳一段伟大友谊。
请别在意那句“如果我到了四十岁还没嫁出去,你就娶我好吗”的玩笑话。
私底下,他们更像兄妹。
阿梅很怕黑,我整天和她在一起,好像兄妹一样。有时我会订两间可以打通的房间,打开房门,便可照顾对方。
2002年,在阿梅的极梦幻演唱会上,他们最后一次合作的歌。
就是《缘份》。
梅艳芳是这样介绍张国荣出场——
特别嘉宾张国荣!我生命中唯一的好朋友!
当时张国荣已患病,这是他最后一次上台献唱。
哥哥:“在这里再送给大家一首歌,我想如果不多唱这一首,大家都不会给我们离开”
阿梅:“当然了,怎会给他走。”
哥哥:“OK,那就是同一首名曲吧。多谢多谢。”
《缘份》。
(合) 你我相隔多么远
那年那天可相见
那处境可会改变
如今,因为《缘份》结缘的三人,张曼玉拿遍华语电影圈所有影后,息影。
而哥哥和阿梅,先后离世。
正如网友说的:“逝去了一个时代。”
好在,还有电影。
坦白说,Sir不是荣迷,也不一定会去大银幕再看一遍《缘份》。
“欠**一张电影票”的说法,现在也已成一句人人喊打的营销口号。
Sir不同意这种说法。
但也没必要就上纲上线到“情怀绑架”。
Sir更相信,也许这真是(少部分)粉丝的心声。
就像这位荣迷说的——
我知道,电影的上映一定会有很多人诟病,说这是收割影迷情怀的,是用逝者来骗票房的。
我当然不同意这个说法,所谓情怀不过是自己心里对哥哥的怀念感恩……
票房好了,也许会有更多的人把哥哥的电影拿来重新上映……
如果票房不够好,我也感恩,我想这是我作为一个老荣迷唯一能够为哥哥做的一点事情了。
Sir以为,大多数影迷,说“欠一张电影票时”,欠的不是票钱,是想还一句谢谢。
谢谢他们曾经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