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卖花不卖鱼的渔村

洪琴老丈人家庭院,摆放的梅桩盆景,每到春节前后,梅花争相竞放,红的,粉的,绿的,煞是好看。老丈人告诉我,这些盆景都来自歙县卖花渔村。卖花渔村,一个美丽的名字,从此久留在我的记忆中。

年初三,适逢卖花渔村梅花节,我们特地去观赏,游玩。

走进卖花渔村,远处山上一片片梅林,花蕊盛开,近处房前屋后的庭园,一盆盆梅桩上梅花,含羞抱蕊,或腼腆绽放,别有一番中国画写意之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卖花渔村位于歙县新安江南岸沟谷腹地。因为村头象鱼嘴,村腰如鱼肚,村脚似鱼尾,从山上往下看村就是条大鱼,村形似鱼,加上村民基本上都是种花卖花为生而得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游龙式梅桩盆景,是徽派盆景的代表作,与徽墨,歙砚著称于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颗完美的盆景,也许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制作才得以成型。“爷爷种树,孙子成型”绝不是空穴来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漫步林中,一步一景,景随步移,游人争相拍照留念,浑然忘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走上山顶,卖花渔村全貌尽收眼底。此刻,她正如一尾游鱼跃动在山谷之中,怕是学那鲤鱼跳龙门似跃出群山的环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