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者头疼头晕不适来诊,磁共振成像显示脉络膜裂区囊性灶,信号与脑脊液一致,诊断脉络膜裂囊肿。
脉络膜裂囊肿(choroidal fissure cyst)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结构,可能属于所谓神经上皮囊肿(neuroepithelialcysts),该类囊肿还包括室管膜囊肿、脉络丛囊肿。起源尚不明确,可能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脉络襞突入侧脑室颞角构成脉络丛时所残留的裂隙,囊肿具有分泌功能,可位于脑实质内,亦可位于脑实质外,且实质内多于实质外。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报道认为,脉络膜裂囊肿是神经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偶然发现,一般无症状,可见于各年龄段,无明显性别差异。
影像学表现
磁共振表现为,颞叶内侧海马与间脑之间的脉络膜裂区圆形、类圆形囊性灶,边缘清晰,T1低信号,T2高信号,信号与脑脊液一致。
T1低信号
T2高信号
鉴别诊断
蛛网膜囊肿,主要看发生部位,主要位于颞叶前方和临近环池。表皮样囊肿多位于桥小脑角区,有“见缝就钻”的特点。
治疗
囊肿较小,通常不需要进行临床干预,进行临床随访观察即可。在首次发现时可以隔1年复查一次CT或磁共振,观察是否增大,如果囊肿比较大,伴有局部压迫症状,导致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肢体麻木,言语异常等,可以选择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苑影绘惊鸿,公众号影像黄金瞳,医学科普,为大众普及医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臧建,张忠林.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9):773-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