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一个人的事?

    有人说,婚姻是两个人的事。

    有人说,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

    这两个说法我都认同。婚姻是从殿堂到厨房,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涉及到房子车子票子孩子,涉及到原生家庭、上下三代、七姑八姨。谁能说,婚姻不是两个人、两个家庭的事呢?

    最近听樊登老师读《亲密关系》一书,发现原来还有另一种角度:婚姻是一个人的事,只要你给自己足够的爱。

给自己足够的爱,就是要向内求,提升、修炼自己。

    《亲密关系》这本书说,我们需求别人来爱我们,那就是否认我们自己心中有足够的爱;自己心中有足够的爱,就不会过多地需求别人来爱你。

    我想到了“安全感”这个词。看情感调解类综艺节目,常在恋人、夫妻间常听到一句话是“他让我没有安全感”。安全感是靠别人给的吗?

    禅宗祖师惠能说“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爱也是一样。向内求,专注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心,具备爱自己的能力,便不会把生活的重心过度放在对方身上、不会把幸福和快乐过多地寄托在对方身上。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感才最踏实。

    我是怎么“顿悟”的呢?

    前几天天气闷热,晚上儿子睡得很不踏实,睡没一会儿就会踢被子、翻滚哭闹。我觉得是因为被子偏厚,就让一旁看手机的老公拿儿子的纱布巾来给他盖。可是儿子哭闹睡着、睡一会又哭闹反复了几次,我也催了两三遍,他还是没动。当我再一次催促的时候,语气肯定带着烦躁和抱怨,老公竟然说了一句“你是不是脑子有毛病”。我当时非常气愤、伤心,一边安抚儿子一边默默流泪。

    要是在以前,我可能会被这件事困扰一整晚,但是那天我哄睡儿子之后还有任务,我要完成英语学习打卡、写作打卡,根本没有时间跟他生气。于是我擦干眼泪,去学习、去做对自己有益的事。当我完成计划之内的学习任务后,内心的获得感、满足感早就淹没了不愉快的情绪,一夜安眠。

向内求,反观自我,检视自己。

    亲密关系中难免会有摩擦。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你是指责对方还是检视自己?

    显然,指责对方来得更容易。指责对方时,自己站在高点,心理上便会有一种优越感。把责任归咎于对方,把自己撇清,又会带来轻松感。似乎只要选择了职责对方,自己就真的没有责任。

    《亲密关系》这本书告诉我们,婚姻生活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内心、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到内心的缺口,从而去解决问题。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遇到的事情百分百负责,不要怪罪别人。

    纱布巾引发的不愉快事件之后,我跟老公也就此事进行了交流。老公主动承认是他当时在游戏中,一时情急言语失当,希望得到谅解。而我也向他说明,那个情境之下我一方面心疼儿子、想让儿子睡得舒服,另一方面也想早点安顿好儿子好去完成当日计划,所以非常需要他马上行动,但语气上急躁了一些,我也做得不够好。当双方都能反思自己的不足时,一切问题都化解了。

    所以,向外求是冲突、矛盾、痛苦的根源,向内求才会带来平和、温暖、融洽的亲密关系。向外求到向内求,是成长,是爱自己的开始,是一个人便可使婚姻幸福的秘诀。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婚姻是一个人的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