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5小时20分钟读完了《追风筝的人》,一开始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的相处有多快乐,童年风景有多迷人,后面的相处就有多虐心,风景就有多荒芜。
故事发生在阿富汗的一个小城市喀布尔,阿米尔和哈桑是一对情谊深厚的主仆,但是阿米尔从来不在和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带着哈桑,一方面是因为哈桑是个兔唇患者,更重要的是他是自己的仆人,终究还是不敢承认是自己的好朋友。
喀布尔有追风筝的习俗,阿米尔为了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不惜费劲心思在风筝大赛里面拔得头筹,把周围的风筝都斗败割断,成为天空中唯一的霸主。哈桑则是一个追风筝的好手,最后一只在天空中的风筝,他总是能提前精确的找到它的下落地点。他去追风筝前,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以表示自己的忠心以及一定会为阿米尔追回风筝的决心。
时间过去了很久,哈桑还没有回来,阿米尔着急了就去寻找他,问了几个人之后如愿找到了哈桑,但是他被几个小混混围着凌辱,阿米尔不敢上前去阻拦,他怕自己也会惹上麻烦被小混混打。于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好友哈桑遭受侮辱,并且独自一人逃走掉。
回到家之后,阿米尔内心感到愧疚又羞耻,他无法再面对哈桑,于是作为小孩子的他,又做出了一个令自己后悔终生的事情。他偷偷把手表和钱币藏到哈桑的床垫下面,并且诬告哈桑偷了东西,为的就是让阿里和哈桑父子自己离开喀布尔。在想出这个办法之前,他试图跟自己的父亲提出要换仆人的想法,被父亲的怒吼和警告吓到了,知道不可能了。
阿里是父亲从小一起长大的仆人,现在哈桑又是从小陪自己长大的仆人,父亲声称他们都是自己的家人,永远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家庭。父亲发现哈桑偷盗之后,哈桑本以为父亲会大怒并赶他们走,可是父亲却选择了原谅他们,阿里不想忍受这种感觉,带着哈桑离开了这个家。父亲感到无比的绝望和沮丧想要留住他们,但是最后还是送他们离开了。
阿米尔看到他们离开之后,觉得自己看不到哈桑就不会感到愧疚了,心里的大石头看似是落了地,其实是生了根,并且伴随他一辈子,后悔将会萦绕他的一生。
故事到这里还仅仅是两个少年之间的矛盾,紧接着战争来临了,俄军打入了阿富汗,阿米尔和父亲走上了逃亡的道路,路上艰险万分差点死在了俄军的枪口下,最后在美国定了居。父亲从一个喀布尔的富人,德行良善,会建造恤孤院的大善人,变成了一个加油站的值班经理,每天身上都是各种油污。周末还要带着阿米尔去跳蚤市场卖一些旧货维持生活。
就在这个旧货市场阿米尔遇到了自己的爱人索拉雅,原来喀布尔将军的女儿,原先因为和别人私奔过,就再也没有人提过亲。索拉雅的母亲为自己女儿的婚事感到担忧,生怕女儿最后会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年老孤独的老人。
阿米尔被索拉雅迷上了,在心里下了决心要娶她,生活本可以平稳进行,父亲却突然生了重病,命不久矣。在临死之前为阿米尔去将军家求了亲,并且看着阿米尔和索拉雅结了婚,幸福的度过了临终的那段时光。
阿米尔凭借自己的写作才华在美国也算混得一席地位,妻子索拉雅在大学任教,生活安稳而舒适,他把喀布尔,把哈桑都埋藏在心里。然而因为一直没有子嗣,让阿米尔觉得自己受到了真主的惩罚,因为自己童年时对哈桑的背叛。在一直积极准备要孩子的过程中,阿米尔和索拉雅试了各种方法,最后都凉了心,全家都不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领养一个孩子。
直到父亲的好友拉辛汗的一个电话,让安稳的假象撕开了一个裂口。拉辛汗说自己命不久矣,希望阿米尔来看一下自己,就当是最后一面了。阿米尔内心一直想要去面对和挽回自己曾经犯过的错,他不仅仅想去看一看拉辛汗,他还想见一见哈桑。
很快阿米尔启程去看了拉辛汗,拉辛汗告诉他自己知道当年的一切,告诉他不要让自己沉溺在后悔和自责中,当年的他也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男孩,根本不一定能解救得了哈桑。但是接下来的话像是一个惊雷炸的阿米尔的脑袋昏昏,哈桑原来不是阿里的儿子,而是父亲与阿里的妻子生下的私生子。
一切的事情得到了解释,为什么每次父亲出差都会为自己和哈桑带一份礼物,为什么父亲会请医生来治疗哈桑的兔唇,为什么阿里和哈桑的离开会让父亲痛苦不已,为什么父亲在美国会时不时的说要是哈桑也在就好了。因为哈桑也是父亲的儿子,还是父亲说不出的儿子。这件事情父亲临死之前也没有告诉过哈桑和自己。
阿米尔说自己要去见哈桑,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悔过,但是接下来又是一下重击。哈桑一直和拉辛汗维护着自己曾经住的房子,直到塔利班占领喀布尔想要霸占这栋房子的时候,哈桑不肯,被一枪毙命,哈桑的妻子也被一同击毙。阿米尔顿时觉得天旋地转,脑海里不听重复着哈桑说过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得知他们还有一个儿子索拉博在世,阿米尔下定决心要找回自己的亲侄子并且带回美国。
在向导的帮助下,阿米尔在离乡几十年之后再次踏入喀布尔的地界,满眼看去都是战争留下的断垣残壁,原来的繁华景象一去不复返,曾经和哈桑一起玩过的每个地方都变得陌生不已。多方打听之后得到了索拉博从恤孤院被带去塔利班的聚集地。塔利班杀人不眨眼,虐待平民,谁都不敢靠近的恶魔,阿米尔还是壮着胆子一个人去了那边。
塔利班中的一个人竟是自己童年的生活中的一个小混混,他跟外面的人说自己要和阿米尔解决一些陈年旧事,阿米尔要是能从帐篷里面走出来就让他走。阿米尔一向不善长打架,他被揍得快要失去意识了,索拉博站在旁边悲痛欲绝,他掏出了自己的弹弓,对准了塔利班的眼睛,让他放开阿米尔。
这样的事情,小时候的哈桑也曾为了阿米尔做过,举起自己的弹弓吓走了欺负阿米尔的小混混。塔利班以为索拉博不敢真的动手,结果索拉博竟然用弹弓把铜球打入了塔利班的左眼并且深深的嵌进去了。
索拉博扶着阿米尔走出了帐篷,善良的向导竟然还在外面等着接他们回去,一上车阿米尔就失去了意识,严重的伤势让他昏迷了几天,醒来之后他就第一时间跟自己的妻子索拉雅讲述了一切关于哈桑和索拉博的事情,妻子非常善解人意,让他一定要带索拉博回美国。
在征得索拉博的同意之后,阿米尔承诺不再送他去恤孤院,要把他作为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然而在移民局阿米尔遇到了困难,美国不接受公民领养正在战火中的阿富汗儿童,建议他去找移民律师去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一个解决方案就是让索拉博在恤孤院待一段时间,然后以移民保护的形式走正规领养程序,阿米尔仅仅是跟他提了这个事情。索拉博想起了自己从恤孤院被塔利班带走然后性侵的悲惨景象,万念俱灰,以为阿米尔又要抛弃自己,绝望的在浴缸里面割腕自杀了。
在得知有其他方式可以领养索拉博的阿米尔汗开心的想要宣告他不用去恤孤院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在浴缸里面奄奄一息了,阿米尔汗发出了悲痛的惨叫,几度要昏死过去,但是手术室的灯光一直亮着,让他强撑着到最后,看到医生的微笑,才放下心来。
抢救回来的索拉博像是失去了生气,他喃喃自语想要回来原来的生活,想要自己的父亲母亲祖母还有拉辛汗老爷陪自己一起玩耍。阿米尔什么都可以给索拉博,唯独回到过去这件事情他办不到。回到美国优渥生活的索拉博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终日死气沉沉,让计划好如何陪伴他一起成长的索拉雅也无力而为。
直到阿米尔又一次看到了风筝,想起了自己和哈桑一起斗风筝的日子,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去斗风筝,用了哈桑惯用的斗风筝招式,一遍又一遍的向索拉博描述自己和哈桑的快乐相处时光,告诉他自己和哈桑是血脉相连的兄弟,他也是自己血脉相连的侄子。
风筝再次成为空中的霸主之后,阿米尔问索拉博需不需要自己为他追回风筝,索拉博的眼中似乎有了生气,他点了点头。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就像是哈桑曾对自己那样说一样。
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哈桑对阿米尔的承诺,也是阿米尔对索拉博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