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最讨厌的微信使用习惯》投票结果看交互中的操作与反馈

        菜头老师在他的公众号里做了一次投票调查《你最讨厌的微信使用习惯》,结果出来后,其中有一项“在微信上问别人在不在”占了4%。

        我曾经在微信上也给别人发过类似的信息,对方直接对我说,以后你发信息的时候不要问在不在,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当时看到这样的回复,心里很不舒服,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别人会有这样的态度,不过也没有多想,后来网上抱怨这种行为的人越来越多。

        这件事情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为什么我会选择问“在不在?”而没有直接说事情?为什么对方会对这种做法比较反感?

        对方是我的一个长辈,我当时的想法是先确认别人是否有时间,因为我要说的事情一两句说不清楚,又没有重要到必须打电话,我希望有时间能把事情说完,希望得到别人及时的回应。

        问题就出在这里,我希望得到一个明确的反馈,如果我发“在吗”,“有时间吗”,对方不回应我,那么反馈很明显,别人没看到,或者没时间,这是一个明确的反馈,这件事情不会萦绕在我的心态骚扰我。

        如果我直接对别人说“能不能借我200块钱”或者“做我女朋友好吗”,而别人没有及时回复,这种情况下我会因为得不到准确的反馈十分焦虑(微信没有对方已经阅读的功能),那家伙是不是不愿意给我借钱,姑娘是不是对我没意思?

        而作为接受信息的一方感到反感,也是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信息,前女友问我在吗,她是想复合还是像我推荐安利?备胎男问我有时间吗,他是想表白还是只是想请我吃个饭?

        这是人际交往中信息传达不明确带来的问题,由于得到不了及时而明确的反馈,人很容易陷入焦虑之中。人与机器交互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坏的软件即不能引导用户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将用户需要的信息及时传达给用户。

        和机器交互的方式很多,对于普通人来说,GUI界面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人与机器之间良好沟通的基础建立一个通用的交互语言,而这个语言就是控件,我们在网页上,软件上常常会见到各种控件,比如按钮,输入框,超链接,选择控制,开关按钮,对话框,弹出框,等等,软件设计者需要准确理解和运用控件,以此来建立起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

软件如何引导用户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1.让用户知道在哪里操作——合理组织界面,让控件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上,帮助用户快速找到要操作的内容。

2.让用户知道如何操作——设计者应该使用符合用户认知,已经掌握的或者容易学习的控件。

如何将用户需要的信息及时传达给用户——有操作就有反馈

通知

现实级通知——最高级

全局通知(模态:打断所有操作)——次高级

全局一般通知(可隐藏对话框或者顶栏)——普通

局部通知(哪里有问题哪显示)——较低级别

3.让用户知道是否进了操作(反馈)——用控件本身的变化来告诉用户操作的动作生效了。

4.让用户知道操作结果(反馈)——操作引起后续的变化,比如点击发布文章的按钮,告诉用户发布是否成功。

方便吗?快吗?容易错吗?成本高吗?

以QQ切换账号为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604评论 25 709
  • 说真的,女儿从来不会让我帮她学习功课,尤其是语文。 今天,午饭后突然把一摞高三模拟试卷给我,让我给她把错题重新...
    尧山男人阅读 235评论 0 0
  • 亲爱的珠珠: 早上送你上学,我专心地开车,你在后座上专心地大声地背语文段落,未到学校门口,你告诉我已经全部背...
    Julia的美丽心情阅读 136评论 0 3
  • 霜染井梧叶,屈指又清秋。年年佳节明月,依旧柳梢头。闲照红尘蝶梦,沐浴西风弄影,独棹泛孤舟。回首几多事,无语叹离愁。...
    尘埃落定1阅读 363评论 26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