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第九」23
【原文】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后生可畏啊。怎知他们将来不如我们呢?但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者,也不必因此烦恼。”
【注释】
“后生可畏”,意思是年轻人进步迅速,大有超越前辈之势,令人不可小觑。成语,不译。“后生”,指年轻人;“可畏”,此处是不可小觑之意。
“来者”,后生、后进、后辈。
“今”,今人,指孔子师徒。
“四十、五十”,即四、五十岁。
“无闻”,一说无闻于世,一说无闻于道。两说皆通。
“不足畏”,不值得烦恼,不必烦恼。“畏”,此处意为担心,引申为烦恼。
【评析】
对于“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般都认为是说:若到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也就不令人敬畏了。但如此解读,笔者认为有待商榷。
本章的前半段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是孔子对后生晚辈努力精进的夸赞和鼓励,认为其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精英后辈们的亮眼表现,凸显了很多前辈的“四十、五十而无闻焉”。对于这些“无闻”者,孔子会鼓励还是否定?若按一般的解读,显然是意含否定。但那样难免会令人心生气馁,甚至退转向道之心。这会是“志于道”的孔子想要的结果吗?我相信必然不是。因此,孔子一定不会否定那些“无闻”者,相反还会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让他们不必为此心生烦恼。
孔子之道主张“里仁为美”、“仁者安仁”,追求“有道”而非“有闻”。故学者要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不必在意于后生可畏,也不必执着于有闻无闻。是故子曰:“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韩愈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均含此理。
除了无闻于世,“无闻”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无闻于道”。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能得闻大道,哪怕朝闻夕死,只得行道一日,生命亦有进境,人生便不虚此行。各人机缘不同,闻道自然也有先后。先闻道固然可喜,后闻道“斯亦不足畏也已”!何必介意于“四十、五十而无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