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P3人生有三把钥匙,接受、改变、离开。不能接受就改变,不能改变,那就离开。
P11他会生气、难过,都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他要学习探索、辨认、体验、接受、转化以及管理自己的情绪。掉眼泪不是罪,如何表达悲伤也要学。
P17对于家庭来说,最常出现的情绪垃圾桶其实就是弱势的孩子。他们的语言能力不足以抗辩,有些大人甚至不允许孩子抗辩,孩子就成了代罪羔羊。
P23有时候,情绪的发生有先天的设定,它经过了非常久的演化,很难完全消灭。有时候是后天的学习与累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失。所以,我们才要学习如何适当地表达情绪,而不是认为我们能够没有情绪。
P34新手妈妈,可能会对婴儿无故哭闹感到不耐烦。这时的不耐烦,与其说是对孩子,不如说是对自己,这是妈妈感到挫折,开始怀疑自己当妈妈的能力。
P60几种认知扭曲 第一,太绝对(“这世界上只有两种妈妈,一种是好妈妈,一种是坏妈妈);第二,过于强调自我的重要。(“都是我不好”);第三,以偏概全(我连孩子被霸陵都没注意,我还有什么资格当他的父母!)
P66年纪越大,自我教育的机会越多,我们越能介入自己的情绪反应习惯。不过,有些人的情绪发展可能会卡住某个阶段,一直受一些重大事件的影响。
P74情绪管理技巧
短效:1.离开现场2.放松(呼吸,动一动)3.微笑4.赞美与感恩
长效:1.健康习惯(适量运动、健康饮食、饱足睡眠等)2.良好的时间与财富管理3.适当表达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兴趣4.建立适应性的价值观与思考习惯5.静坐内省(留白时间、写日记)6.寻求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协助7.信仰
P97让我们重新定义孤独与寂寞。孤单是身体离开人群,是明确可观察的状态。寂寞是一种内在感受,通常是我们对自己整体的人际关系不满意,或者是人际关系不符合我们预期的状态。
P113当我们在一段关系中感到孤单时,有多种原因。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状态值得我们深思:第一,我们觉得对方越来越陌生,我们越来越不了解对方;第二,我们过于习惯对方的存在,以至于我们忘记了怎么独处。换句话说:就是对方给我们的爱越来越少,或我们给自己的爱越来越少。
P164付出爱,一般叫做关系经营,需要终身学习,而且常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诸多变化。付出爱的过程,情绪不见得正向,常有讨价还价,那很正常。
P185心理学家这样定义“喜欢”与“爱”:喜欢,是想跟对方互动;爱,则会带着信任的特征。
P199常处罚有个坏处,就是扩大了对一个人缺点的关注,也让孩子无形中学到从负面角度看待人与事物的习惯。在操作层面,强化优点是比较容易做到,而能建立关系的做法,对孩子来说也是个正面的示范。
P222我常四处观察亲子互动,大部分大人跟孩子互动时,忍不住下指令。如果是要求行为规范部分,可以理解,但是大人对孩子如何玩也常有意见。大人在聊天,或手机上网,虽然没有干涉孩子,也说不上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