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不孝”被骂上热搜:你孝顺父母的样子,真自私


近日,范冰冰又被网友痛骂上热搜,这次是骂她“不孝”,而原因也是让人感概。


原因是范冰冰在机场现身的照片曝光,照片中范冰冰没有带助理和保镖,而是由她母亲张传美陪同。



因为范冰冰没有推行李车,而是张传美推着行李车陪女儿走在机场通道上,所以就有网友质问范冰冰为何自己不推行李车,甚至有人直截了当骂她“不孝”。



当然,也有很多网友评论持相反态度:


这事和“不孝”根本挂不上钩,说这是“不孝”简直就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60多岁又不是残废,会连行李车都推不了,这就变成子女不孝了?



其实,孝顺或不孝的标签,不应该那么轻易被贴在某人的身上,倒是网友的态度和评论值得深思。


正如某位网友评论:网上孝子孝女真多。


很多时候,我们单纯的认为,给了父母锦衣玉食就是孝顺,什么活也不让父母做就是孝顺,

其实,孝顺父母,最主要的是让父母有存在感、价值感,而不是让他们觉得自己无用。

所谓,“百孝不如一顺,百顺不如一用”。


《请回答1988》里的正焕妈就像很多母亲一样,爱唠叨,爱包办孩子和老公的各种家务,也但同时也会抱怨孩子和老公太懒。


有一天,正焕妈要回娘家。


回去之前她很担心家里没有她生活会一团糟,所以苦口婆心的嘱咐丈夫和儿子,煤饼怎么放、内衣内裤放在哪里、各种家务怎么做。


正焕刚走时,家里确实被两个孩子和丈夫弄得一团糟。


但没过多久,家人就适应了没有正焕妈的生活,家里的暖气、衣服什么的都能找到,煤饼也能自己换。



后来正焕妈回来了,发现家里干干净净的,并没有乱成一团。


吃的孩子自己能解决,下雨没有忘记收衣服,屋子也是暖暖的。


但家人发现,妈妈并没有因为他们表现得很好、很独立而高兴。


正焕去找朋友问原因,朋友告诉正焕,“因为家人过得太好了,因为,妈妈不在,家人过得还很好。”



于是正焕回到家就制造出各种麻烦,把煤饼弄碎、让哥哥的手被锅盖烫伤、把衣柜弄乱,然后向妈妈求助。



正焕妈虽然忙活了半天来收拾,但过后却心满意足地对家人说:

“没有我你们怎么活呀,什么都做不好。”



最后旁白里说:

好不容易到了能够安慰妈妈的年龄时,已经太懂事了,真不好意开口说,“谢谢妈,我气你”。现在,想让妈妈高兴的话,就说,“我现在需要妈妈”,就这一句话就足够了。


深以为然。


小时候我们总是依赖父母,父母也总是教我们要独立,可当我们真的能独当一面,不再那么需要父母时,对父母而言也是一种失落。

父母害怕自己老了没用、成为子女的负担,害怕失去在家庭中存在感,害怕自己成为“贫穷”的那一个。


此时父母需要的,不是我们的“不打扰”,而正是我们的“需要”。


特蕾莎修女说过:“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遮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

生活在外地,我过的不开心,要不要跟爸妈说?



选手高秋梓说了自己的经历:


在她出道后有一次,妈妈背着她,偷偷去买她所在女团的粉丝见面会门票。


然后妈妈和一群粉丝挤在一个大大的房间里,只为看她一眼。



其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是这样的。


他们努力地靠近我们的生活,又生怕打扰我们;他们想关心我们多一点,但又怕给我们造成压力。


反观儿女,觉得懂事了所以慢慢对父母封锁了自己的内心,怕父母知道自己生活的难处,不知什么时候朋友圈也把他们屏蔽了。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孝顺,其实伤了父母的心。


我上大学的时候,经常需要从家庭住址当地政府开一些证明。


没办法,就只能让父母去帮忙办理,但我经常担心父母办不好。


每次我都问父亲,你们能办吗?不能我请别人去办就可以。


而每次父亲都很自信也很急切地说:

“可以啊,你别担心。我们一定给你办妥。”


结果也是,每次父亲都办得很好。


偶尔回家母亲也会谈起,其实有时候让父亲去弄个什么表格、填一些字,他也是一头雾水,看他忙里忙外也很焦虑。


不过你别看他那样,他能帮你做点事心里可高兴了;你在家的时间太少了,我们能帮忙一点是一点。


有句话说:

父母子女一场,就是渐行渐远的缘分。


曾经生活的艰难困苦大部分都被父母撑在人生之外,现在我们都长大了,需要自己直面、需要一个人坚强。


但我们对父母沉默的态度,或报喜不报忧的方式未必适合。


我们以为自己做了对的事,但在父母看来也许是他们做错了事。


现在每次回家,我都会“麻烦”父母做一些事。


比如和妈妈说我实在想吃卤牛肉,让她给我卤点呗;妈妈总是一边说我馋嘴,一边高高兴兴的给我准备。


有时会向爸爸要一点零花钱,出去买个早点、买点菜或买瓶酒回家父子俩喝。


每次爸爸都会多给我一些,就像小时候背着妈妈多给我一点零花钱一样,其实他知道我可以微信支付,但他不说破,我也不说破。


这些麻烦在父母看来其实是一种欣慰,对子女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都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就只剩归途。


不要在父母离去后,才明白父母到底需要什么。其实,孝顺,从来都不是子女一个单方面的过程,它是子女与父母的互动。


我需要你的牵挂,你需要我的牵挂;


我可以成功发达,但我也永远是你们面前不谙世事的孩子。


我可以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但我也需要你们的照顾。


所以,趁父母尚在,好好想想父母需要什么,适当的依赖父母,给父母以存在感,并让他们知道:


以前,你们是我的港湾,以后也是,永远都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