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入夜时分,一位青年穿梭在下西区的红砖街区,拉响一栋又一栋门铃。第十二次时,她找到了可以出租的空房,一间空了快一周,家具齐全的房子。租这里房子的大部分房客都跟戏剧圈有关,房东说上一任房客是表演歌舞杂耍的斯普劳斯和穆尼,他们住了三个月,梳妆台上还挂着斯普劳斯小姐的结婚证。
青年询问房东是否有一位皮肤白皙,中等个头,身材纤瘦,一头发红的金发,左边眉毛附近有颗黑痣,在舞台唱歌,名叫爱洛伊斯·瓦什娜的年轻女孩租过这里的房间。房东说对这个名字没有印象。
青年已经找了五个月了。他,是世上最爱她的人。
房间里齐全的家具是这样的:沙发和两张扶手椅上的锦缎已经残破不堪,两扇窗户之间只有一块尺把宽的廉价穿衣镜;墙角挂着几个金粉斑驳的画框,画框下有一张黄铜床架。地上有块色彩纷呈的地毯,壁炉台躲在一堆破烂帷帐后头,布帘千疮百孔。台子上头摆着几个没用的花瓶、女演员的画像、一个药瓶、几张扑克牌,都是过往居住于此的漂流客们出发前往下一站寻求好运前留下的。
每一样家具都在诉说着一位房客留下的线索。青年倒在扶手椅中,任凭其他房间的各种声响传入耳中,任凭各种气味涌入鼻腔。突然,整个房间弥漫着馥郁的木樨草甜香,那是她的味道!一蹦三尺高,他大吼道“她住过这个房间。”
他搜遍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梳妆台的发卡,抽屉里的旧手帕、纽扣、果汁软糖,趴在地上探查一切看得见的标记,可是什么也没有找到。
青年找到房东,向她确认上一任租客斯普劳斯的样貌。“黑头发,短发,丰满,脸长得挺有趣的”房东如此回答。在青年的追问下,房东把过去一年租客的信息回忆了一番。
青年踉跄地回到房间,随着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他的信念已然耗尽。他坐在那里,盯着那盏昏黄跳跃的煤气灯。过了一会儿,他走向床边,把被单撕成一绺绺,拿到窗户和房门旁边,用小刀把它们紧紧塞进每一处缝隙里。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他关上灯,把煤气开到满档,欣然躺上床。
房东们在秘密基地聚会,体态如同大肉虫的珀迪太太告诉其他人她的房间租给了那名青年,没有告诉青年房间里曾有人自杀死在床上。那是一位开煤气自杀的漂亮姑娘,左边眉毛有颗痣。
读到此刻的你是不是感觉情绪翻涌,想要发泄一番,请保持住,因为故事结束了。
你打我撒!你打我撒!可惜你打不到作者了,早一百年也打不到的那种。
笔者自己对故事最多思考的是那张结婚证,斯普劳斯究竟是不是瓦什娜。青年以如此方式死亡,至死抱有对瓦什娜在世界某个角落的期待,他们或许会在亡者的国度相遇。如此看来,作者笔下的故事或有属于他的几分圆满。
故事名为《带着家具出租》,是美国作家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 1906 年。其中的房东太太很有当时社会资本家的味道,吃人性命,结尾手法也充满了欧·亨利的个人特色。
本篇故事并不复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完整阅读一番,细节形容远不是笔者简读可以表达的。
书名:《带着家具出租》
作者:欧·亨利(美)
译者:崔爽(笔者阅读的版本)
类型:短篇小说
用时: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