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黄昏来得格外早,天边最后一抹橙红被风吹散,化作薄薄的雾气笼罩在小镇的屋檐上。我坐在窗前,手里握着一杯温热的茶,目光落在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上。它的枝叶已经稀疏,风一过,便有几片枯叶飘落,像是在诉说岁月的无言。我忽然想起许多年前,那个同样秋日的黄昏,以及那个教会我感恩的人。
那年我十六岁,母亲刚刚去世,父亲远在千里之外的矿场工作,家中只剩我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日子像被冻住的河面,冰冷而沉寂。那天放学后,天色阴沉,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书包里装着一张不及格的试卷,心里满是挫败与茫然。走到巷口时,我看见祖母佝偻的身影,她站在一盏昏黄的路灯下,手里提着一只破旧的篮子,里面装着几个刚从集市捡来的菜叶。
“莉莉,冷了吧?快回家,我给你煮碗热汤。”她笑着,声音沙哑却温柔。我低头“嗯”了一声,心里却没来由地烦躁。那盏路灯的光在她身后摇曳,像一团微弱却倔强的火焰。我没说话,只是默默跟在她身后回了家。
那晚,祖母在灶台前忙碌,用捡来的菜叶和一点碎米熬了一锅稀粥。火光映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她的手指因为常年劳作而粗糙变形。我端着碗,喝了一口,粥淡得几乎没有味道,可那股暖意却从喉咙滑进胸口,像一颗种子在冰冷的土地里悄然发芽。我忽然抬头,看见祖母正看着我,眼里满是慈爱。她没问我试卷的事,也没责备我的沉默,只是轻声说:“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只要咱们在一块儿。”
那一刻,我鼻子一酸,眼泪掉进了碗里。我终于明白,那盏灯火的温度,不是来自粥,也不是来自灶台,而是来自她——那个用尽全力守护我的人。我学会了感恩,不是因为拥有了多少,而是因为懂得了珍惜那些微不足道却无比珍贵的瞬间。
多年后,我离开小镇,走进更大的世界。祖母早已去世,老槐树也被暴风雨拦腰折断。可每当秋风吹过,我总会想起那个黄昏,想起那盏灯火,想起她用粗糙的手递给我的一碗粥。那是感恩的起点,像一粒种子,在我心底生根发芽,提醒我无论走多远,都别忘了回头看看那些温暖过我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