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系统学管理《微平台》的讨论什么是战略,读了谭力文和丁靖坤联合写的文章《21世纪以来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与演进》(发表于《南开管理论坛》201402)和《中国战略管理研究:情境问题与理论前沿》,第一作者是魏江(发表在《管理世界》201412)。
《21世纪以来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与演进》摘要:战略管理在企业上的运用从1960年代的美国发端至今,已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而在21世纪,战略管理发展动向尚缺乏系统的梳理。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战略管理期刊(SMJ)2001-2012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规范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战略管理理论未来发展的趋势,得出了结合竞争态势的发展,战略管理理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战略管理本质的认识,构建综合性和开放性更强的理论框架,结合不同国家的知识和文化,进行补充和完善的结论。
文章总结高被引文献的情况,排在首位的是Lieberman等[60]的经典文献《先发优势》,这篇文章提出了通过革命性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占领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模式。紧接着是Porter[61]于1996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论文《什么是战略?》,此文旨在澄清战略与营运效率的区别,界定了战略的本质。排在第三位的是Henderson等[62]的文章《结构性创新:现有产品技术的重组与现有公司的失败》,此文对技术创新进行了重新的分类。
还有一些前文没有提及的作品,也处在较高中心度的位置,如Rumelt以多元化公司为基础,探讨了战略、结构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Gulati提出了网络是一种资源的思想,并对战略联盟等企业间网络的关系性要素进行研究;Uzzi从嵌入式关系的视角研究了公司间网络中社会结构与竞争的关系。
文中提到“战略管理理论未来的发展”
正如Hitt等所说,现在是我们发展的时代,人的作用变得至关重要,而本质上来说,是智力资本开始影响世界。战略管理应该也是一样,在未来战略管理研究的过程中,知识基础观对现实问题的解释性将可能进一步超越产业定位说和资源基础观,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主流范式。通过不断地实现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的过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才会逐渐增强。在各种要素高速变化的时代,试图通过准确的市场分析和垄断的资源优势来取得竞争优势更为困难,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持久地获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Feurer等早就指出,通过单一的战略过程或依靠一种战略能力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情况是不可能的。组织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改变,通过持续的动态暂时性战略谋求长期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理论关注的趋势也是如此,基于动态性的研究已经全方位地展开,动态核心竞争力、战略弹性和从动态理论的视角去理解战略,都是未来战略管理越来越重视的话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市场的形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的网络结构也更加复杂。基于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网络结构正在产生融合,尤其是国际化进程的加速,这种网络结构的范围已经拓展到全世界。随之相适应的战略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并将得以延续。
网络的知识管理是从知识识别开始,经历了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知识吸收、知识融合、知识转换,到最后知识创造阶段的循环。在网络环境下,知识的特点、运用和自身的保护问题也将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最后结论三点,对我蛮有启发:
第一是对战略管理本质的认识。战略管理的本质是战略制定人对未来发展和环境因素的分析、把握、选择、匹配,以及战略的制定、执行和评估。战略管理理论几十年的发展一直在努力帮助人们建立分析的理论框架、思考的路径、筛选影响的因素,但人的参与必然使战略管理工作极具个性化,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人自身存在的一些尚未破解的奥秘(如思考模式、决策能力等),也难以彻底揭示战略管理工作成败的机理。这些问题提醒研究者不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实践者不要简单地照搬理论,甚至模仿他人成功经验。
第二是战略管理理论的综合。在战略管理理论演进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学派之间相互争论的问题,争论的焦点经常是究竟是外部因素重要,还是内部资源重要,也就是前述的“钟摆式轮回”。应该承认,战略管理工作中内外因素,环境、资源和能力都是重要的战略分析因素,SWOT分析是最具战略管理哲理的方法,内部资源、能力因素与外部环境要素分析、匹配体现了战略制订的基本逻辑,可以说,几乎任何一种战略理论的分析都渗透着SWOT思想。建立更具普适性的战略管理理论逻辑框架应注意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更全面地将内外因素纳入分析,更关注动态性,更好地留下能够容纳产业特点、企业特色和高管个性分析的“接口”。
第三是知识背景的融合。历史原因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具有深厚的美国文化特征,也出现了战略管理理论在其他国度缺乏解释性的问题。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也是知识的全球化,甚至是文化与价值的全球化,随着日益增加的国际合作,战略管理理论应该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地方性知识的补充,并在其中得以完善。
《中国战略管理研究:情境问题与理论前沿》的摘要:通过对西方主流战略管理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和对中国战略管理学者观点的文本分析,本文提出了中国战略管理研究的六大情境:制度环境的独特性、组织网络形态的无界性、全球竞争的深度融入性、商业伦理重塑的迫切性、创新创业范式的突破性和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性,进而解析了不同情境下的关键战略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中国战略管理研究若干前沿理论领域,包括组织双元性、网络化能力、全球化整合、商业模式创新、创业战略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这些情境问题和前沿理论的提出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强调中国情境的重要性和理论的前沿性。
这篇文章的结束语:中国战略管理研究既有巨大的现实需求,也有贡献理论新知的可能。中国战略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贡献,包括改进构念的定义、引入新的构念、增加新的理论关联等;二是情境的贡献,主要是情境的概化,在新的情境下检验和发展既有理论。
感悟:在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当下,企业需要保持战略柔性(strategic flexibility),知道怎样应对不确定性及其伴随的风险。企业是这样,国家同样需要战略柔性。英国面对脱欧这样的公投,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好像儿戏!公投结束,英国查询什么是欧盟的人数剧增,上百万人要求第二次公投!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国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战略视野,完善战略思维和战略行为,理论界更需要结合国情,发展中国战略理论,构建新知,指导企业做好战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