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道路与交通

一、瓜沙道

沙州——瓜州

即:锁阳城——沙州古城

唐代瓜州城:学者目前公认为即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城东南约47公里的锁阳城。

唐朝沙州则沿用了汉代敦煌郡的治所,即今敦煌市党河西岸的古城。

二、西域南道

敦煌——南道诸国

敦煌西出阳关、玉门关及白龙堆沙漠,途径楼兰(鄯善)前往西域南道诸国的道路。(西域南道也就是由敦煌出阳关、玉门关、至若羌,由此西行的道路。)

三、大海道  (又名柳中道)

玉门关——车师王庭

即出两汉时期的玉门关,穿过大大沙海经柳中直达车师前王庭的道路。

车师前国:古西域国名。车师前国的分布地区为今吐鲁番地区,交河城在吐鲁番东南。车师原名姑师。

四、大碛路

敦煌——焉耆

大碛路即由敦煌西北行,穿越三陇沙,继而由楼兰沿库穆河(库鲁克河)、孔雀河西北行至蔚犁,最终抵达焉耆等地的道路。因其途中要穿越茫茫大漠或戈壁,故而得名。

五、矟竿道

敦煌——伊州

“矟竿道”是由敦煌北行至伊州的道路。

伊州:是中国古代的地名,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置伊州,大业八年,移承休县至汝原县,废汝原县。改汝州为襄城郡,治承休县城,领承休、梁、阳翟、东汝原、汝南、鲁、 城八县。公元634年,改伊州为汝州。

六、莫贺延碛道

瓜州——伊州

即由瓜州城西行至常乐县,再由此西北行,并最终抵达伊州的道路。因此道途经莫贺延碛,故得名。由于存在道路沿途军事形式的变化及沿途驿站水草供应等问题,由沙州通伊州的矟竿道与瓜州常乐县通伊州的莫贺延碛道经常交替使用。

七、南山道

敦煌——墨离川(柴达木盆地)

即敦煌西南行,过马圈口,至山阙烽,转而向南,至南口烽(当今金山口),向南至墨离川(今柴达木盆地)的道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周日又逢下雨,来逛商场的客人虽然不多,但能来逛商场的都是带着购买的意愿来的,我也格外留神来店的每个顾...
    rx为你生活添色彩阅读 148评论 0 0
  • 人物简介:王雪辉,男,中共预备党员,现任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14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班班长,第九届蓝袍大使...
    杨文倩阅读 453评论 0 1
  • 我的天空 荡漾着 你的影子 你的天空 漂浮着 我的眼泪 你的影子 总让我 贴在心间 我的眼泪 却让你 越走越远
    渊兮916阅读 2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