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岁么,你要问我最怕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应酬。你也许会问有人请你吃喝你不花一分钱难倒比好吗?对这样的问题我只能苦笑。我不是怕喝酒是怕所谓的酒文化和借酒拿文化两字来说事的人,过去曾经是文人行酒令填词作赋的一种文雅之举现在被低俗媚态的风气所绑架。
中国人饮酒历史久远,且就这个东西实在是妙不可言,所谓“玉液琼浆”豪不为过,几杯酒下肚就会感觉飘飘然,醺醺然的,连平素道貌岸然的人也会露出笑容,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也会义气风发。在多来几杯下肚,所有的苦闷烦恼都忘记了,酒酣耳热,自我感觉自己天下第一,不可一世,若不及时制止,难免玉山颓废,剔吐纵横,甚至撒疯骂座,及种种酒后失德之丑行纰漏无疑。
4月5日早上8时许,家住市区白岭头的市民郭某被发现猝死在家中,据警方初步判断,郭某系因醉酒而猝死。
4月2日凌晨0时许,在源城区源南镇白田市场附近,有市民发现一名男子醉酒猝死街头。
……
这样的悲剧并不鲜见,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大地上,为喝酒而阴阳两隔的事情每天都有。
丑陋的酒桌酒文化
早有梁实秋对酒文化做过深刻的剖析,后有柏杨批中国的劣根性和丑陋。对我这个凡夫俗子感受最深的就是酒桌上,那个在一定酒精因素刺激下人性的种族群里所表现出的种种丑陋,这也是最能感觉到滑稽和荒唐最不可思议的场合,也是甄别判断人性最简单和准确的地方。有些人一顿酒就葬送30万年薪,有些人一顿酒后是平步青云,可以说,小小一杯酒,人生两重天。
1,劝酒
喝酒,哪有不劝的道理呢?只要你敢来,酒就不是你想喝不想喝的道理了,而是在那个场合下你酒壮怂人胆的时候。这个来敬酒,那个来碰杯。要是座上再有个领导,领导一副正襟危坐,莫测高深的眼神注视下,你不喝也要和,或许你可以不给别人面子,可领导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就会让你连干三杯,你不能拒绝。不是你不能拒绝,是你不能不听领导的话,毕竟领导一句话决定了你的命运。
这样的酒桌氛围给人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你不敬酒不劝酒是你不懂事,你敬酒和劝酒反过来别人也要敬你劝你,而你内心又不希望别人敬酒劝酒。
2,不醉不归,往死了喝
中国人喝酒一般是使劲喝,往死喝。流行语“喝死就当睡着了。”在酒桌上,喝完一杯马上就会有人把你的杯填满,口里不停的:“喝,别停杯,才这点酒,这不是你的量呀!”好像他比你还了解你的酒量一样。
其实这种人劝你喝,而他喝的酒比你喝的酒少的多,他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可在给你添酒的时候你的健康和他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他的任务就是把你灌翻看你出丑,而他自己高兴的一边看你的笑话。这种人其实是伪君子,假好人。
3,酒桌就是溜须拍马最明显的场合
在酒桌上敬酒很正常,给领导敬酒是重中之重。当你给领导敬酒时,马上有人站起来给领导挡酒,说“某某的酒给喝了!”领导乐意成人之美,眯着小眼上下脸堆在一起,看着给他挡酒的人一饮而尽,然后是含蓄的一笑,至于这笑容背后的意思就不是我等俗人能理解了。
给领导挡酒的人仿佛完成了类似董存瑞炸碉堡一样的任务,不同的是他还活着,喘着酒气,暗中思量下个是谁会给领导敬酒自己还挡不?
在另外的人起坐给领导敬酒时,领导眯着小眼环伺左右看能否再出一个给自己挡酒的人,而那个敬酒的人也是颇懂关系学,在领导没有找到挡酒之人尚未拿起酒杯时一句:“领导,我干了,您随意,健康最重要!”
领导在这样说的下属面前不能太丢面子,拿起酒杯象征性的喝一小口,在下属谄媚的祝福中获得一份优越感。
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奴性和等级观念的体现,没有随着时代进步消失,反而靠酒桌文化发扬光大起来。
4,虚伪势利的请客人
中国人喝酒从来不心疼酒钱,只关注请来的喝酒人。
请客的人把大多数精力都花在喝酒人身上。他们会根据喝酒人的级别,官阶,处世能力,爱好来选择不同档次的酒,只要是大人物能改变命运的人,多贵的酒他们都舍得买,因为他们知道相比以后的收获,前期这些投入是必须的,也是很小的投入。再说,也不是领导一个人喝,借着领导抬高自己即得到众多陪酒这艳羡的目光又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和乐不为呢?只要把领导照顾好了,区区酒钱哪里挣不回来?
5,各怀鬼胎动机复杂
很多饭局是为了不正当交易而发起的,饭局中同样掺杂着大量不阳光的东西。酒桌之上钱权交易自古有之,个人为达目的暗自设套历来就是酒桌文化的一部分。
有人说,现在这个社会,不跑不送什么事情你也做不成,可烧香你得先找对庙门呀?于是乎,酒席就堂而皇之的成了你找庙门的首选,酒桌上,几杯酒下肚,求办事的人点到为止,被求的人心怀鬼胎,一场肚皮管事下来,是主客尽欢。而求办事的人心有不甘生怕对方借酒发挥,明天一切推倒重来,而被求之人是心知肚明,就是来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知道多方出血后才故作高深的暗示芸芸。
以上种种都是酒桌文化的部分表现。
年底了,各种聚会多了起来,当你在书房里看书的时候,突然一个电话通知你某天某时某餐厅答谢宴,答谢什么,没有说,只是告诉你准时到,当你问都有什么人来时,对方会告诉你“都是一些生意场的朋友。”留下的就是你自己去想吧。
对于酒,我有过多年的经验,小学寒假时偷喝父亲的酒,醉的一塌糊涂,连睡两天才醒,把我母亲吓的不行,从此家中不在储酒算是对我的一种防备。
后来,逐渐长大,大学毕业之际,明天就各奔东西,系里最后的晚餐就是名副其实的散伙饭,在老师们纷纷离席后,剩下的就是我们自己,那一顿喝的是玉山颓废,酩酊大醉,第二天直到我家里来接我我还没有醒。
酒不能解忧,只是让人在由兴奋到麻醉过程中暂时忘怀一切。所谓“无息无虑,其乐陶陶。”就是这个意思。可是酒醒后,“忧心如酲”那份醉酒的滋味很不好受,同样的忧愁还是没有解除,还是得自己去面对。
菜根谭里“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趣味,才是令人回味的境界,那些俗不可耐的酒桌文化能不去就不去了,因为它不会消除你的忧,更不会解除你的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