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

【一】原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二】感想

这一章释迦摩尼继续为须菩提讲解,会有弟子觉得想要得到什么法,但实际上无法可得。会有弟子觉得要追求庄严的佛土,这也是在著庄严相。所以要如何如何生出清净心呢?就是要无所住才能生出清净心,心不住色、香、声、味、触、法相。心不执着于任何相,所以才找到了本心所在。这个释迦摩尼在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就是继续的重复来破除执迷。

【三】应用

1、常见的执迷有哪些?

常见的执迷比如说有人会执著于得道成佛,可能一直在追求着佛法等,但这样也是在著法相,也因为自己所著的法相而阻碍了自己认知实相。或者有人会执著于因果相、业力相、布施相,执着于去消业或者种因等。或者就是会执著于现实中的名利、得失等。或者就是执着于身体的各种感官、内心的刺激快感等。可能每个人都会存在着需要自己去破除的执念,这也正是修行的意义所在。存在这些执迷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是自己有意识的去破除就可以了。

2、如何生出清净心?

释迦摩尼指出了如何找到清净心,也就是心无所住,心没有执着于任何东西,不住于任何相,这个时候的心就是清静的,也就是那个本质的心。所以要找自己的本心,就是去看自己的心是否有什么执着的东西?是否有住什么相?如果有执住于什么相的话,就应该去破除这个执着的对象。

3、心无所住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心无所住,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这里还是不能够有状态的想法,如果存在一个心无所住的状态,那这种状态也是执住的对象本身。但又因为人是存在的某个生命体,心无所住的话,人也就是一种没有什么执着的状态,而是清清静静的。但是再看现实中的,可能就是经常会什么东西所束缚住,被束缚的状态不是心无所住,反过来心无所住就是一种大自由的状态。

第三遍学习《金刚经》之目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解读 须菩提提问要如何住本心?要如何来降服妄心?释迦摩尼先是回答了要如何来降服妄心,也就是要灭度各种相,甚至...
    吾宗老孙子阅读 394评论 0 0
  •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
    常修阅读 4,528评论 1 8
  • 《金刚经》别解文义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
    了了无诤阅读 2,750评论 0 9
  • 以前总想事事周全,不得罪任何人,让别人都喜欢我。后来才明白,我又不是“毛爷爷”,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你对我好,我...
    猜不懂先生阅读 429评论 0 0
  • 在我小时候,妈妈常给我穿哥哥剩下的衣服,男孩子的款式不说,还可能打着补丁,哥哥穿着小了,可穿在我身上却是松松...
    爱与责任_228d阅读 1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