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好朋友分享了一个哲思:所谓“重要的不是长度,而是深度。”但在某个方面来看,长度和深度是一回事[偷笑]
然后发现,衡量自己和一个熟人的亲密程度的是——能不能随欲地谈些深夜档话题。
自我评价下,讲什么都能歪到不良风气、在搞凰方面奇思妙想无限、即刻领悟没营养段子的笑点……真是,偶尔觉得自己的天赋点是不是开错了。
但是在平日里,本着不带爹味与人交往的基本素养,保持限度不使人反感当然也算其中一点。事实证明,几乎没人喜欢被普通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开一些擦边球的玩笑。
那是一种赤裸裸的冒犯,引人不适。
于是,那些歪风邪气的言论只好留给超级熟的朋友。
只好感谢她们。
感谢她们包容我经常跳脱到奇奇怪怪方向的思维;
感谢她们愿意陪我探讨一些18+的,假装正经学术的议题;
最感谢的,是她们看到平时表面乖孩子的另一面,却依旧乐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