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小矛盾、小挫折简直无处不在。上学的同学会被老师批评;工作的朋友会遇到上司冷脸,或被同事挤兑;回家搞不好还和男/女朋友、老公/老婆有个口舌之争。还有些小意外,掉个钱包,出门堵车,等等,简直不胜枚举。那遇到这些事情应该怎么办?
是让自己一整天都陷在不爽中抱怨老天、同事、老板甚至全世界都联合起来欺负你,还是回家本想发发牢骚结果一不小心家庭内部矛盾又升级?
我有一剂良药,保你不受制于这些小困境,健康、快速、有效。
某个周末接连发生了几件不愉快的小事,也因此和我家W先生产生了些小争执。因为这些事在短时间内集中发生,触动我将他们作为典型案例思考并分析了一下,从而整理了一套方法论。我认为这套方法是缓和矛盾化解问题的良药。个人亲测有效,因为我们的问题就是用这套方法解决的。
先说结论:
1. 遇到问题,人会产生负面情绪,认知和表达情绪即可。
2. 不要试图在当下就去找责任人。先解决问题。
3. 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事。等负面情绪过后再来看看有没有什么经验教训。
先举个例子。
某周六,是上海每月一次。。。拍车牌的日子。我们已加入拍牌大军N久,期间辛酸不表。W先生和我商量好去网吧拍牌,他先去占位,我10点半到。10点,W先生到网吧没多久,发现人很多,快找不到机位了,就打电话催促我快点去。我急忙赶到后,发现人确实多,有几台空电脑,但都是坏的,也不禁有些焦躁。后来终于顺利找到电脑坐下。再后来当然也还是一如既往地没有拍到车牌。从网吧出来后,W先生一脸不爽,开始抱怨:让你早点来吧,还不肯,差点没位子。。。拍牌这件事重要吧,你怎么就不能早点来呢。。。我听了也不爽啊:说好的你先去我后到啊,人多也不是我能控制的啊,现在干嘛来怪我。。。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那后来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以下转入科普讲道理时间。
1. 发生问题之后,有情绪是正常的,认知和表达情绪即可。
1.1 什么是情绪
常言道:人有“七情六欲”。据《礼记 礼运》记载:“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就是说,这几种情态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就会。百度百科上对于情绪的名词解释是: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现代心理学则把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基本形式。所以说,所谓情绪,第一是一种自然反应;第二是主观的。掉了钱包会伤心,中了大奖会高兴,受了批评会郁闷;春暖花开则心情愉悦,电闪雷鸣或心生恐惧。面对任何的客观事、物,其实我们都会产生情绪,当然有些情绪的程度细微到我们自己都没察觉,而每个人面对同样的事物产生的情绪则有可能不同。所以面对问题,产生负面情绪简直就是必然必须的。
1.2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我们从小到大学习了很多知识,但却没有一门课来教我们认识情绪。我们自然而然会把情绪区分成正面的和负面的,而且我们似乎总认为正面情绪就是好的,而负面情绪就是坏的。
2015年有一部大热的动画片《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其实就是在教育我们每一种情绪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故事中小姑娘莱利脑袋中的情感控制中心住着5个小人,它们分别代表着快乐、恐惧、愤怒、厌恶和悲伤。当“快乐”和“悲伤”经历了一段大脑中的冒险旅程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快乐”终于明白“哭泣也是减压一种方式”,于是让出控制位置给“悲伤”,让莱利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回,也最终让莱利平复心情开始去适应搬家后的生活。
1.3 情绪是一种能量,会自然流转。
下面的场景看起来是否有点熟悉?
小朋友不小心摔了一跤,哇哇大哭。
妈妈过来了:宝宝乖,不哭啦。
奶奶过来了:都是地不好,害我们家宝宝摔跤了。不哭啦,奶奶给你买糖吃。
爸爸过来了:哭什么哭,不就摔了一跤嘛,不许哭。
家长们的反应不是对情绪的限制(不许哭),就是对该情绪的转移(买糖吃),情绪没有得到释放,始终处于压制的状态。其实情绪是一种可自然流动的能量。情绪得到释放,就像能量被转化,所以我们看到小朋友哇哇大哭一阵后,擦干眼泪就没事人屁颠屁颠去玩了;情绪受到压抑,可能当时小朋友是不哭了,但是负面情绪却是被积压下来了。
前面分析了情绪是一种主观的自然反应,没有好坏之分,所以当一些事情发生时,允许自己也允许他人心情不好,认知情绪,然后把负面情绪的能量释放掉。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很多人认识不到情绪,当事情不顺时,他内心的不安无处缓解,很容易就把矛头指向别人。
2. 有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找出责任人?
为什么一出现问题,人就很习惯去指责对方:都是你的错,反正不是我的错。。。
前文提到一点,因为很多人认识不到情绪,内心不安无处缓解。用心理学的认知来解释,这是由于人在此时启动了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心理防御机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退行、否定、补偿、认同等。说人话就是人在不爽的时候,会有一些行为模式,让自己得到心理平衡。
推诿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将原因归因于他人身上,从而使得个人心灵回复平静。比如说,某人在工作中业绩不佳,会说是老板给他穿小鞋,不给他资源;或者说是同事排挤,没给他表现机会;又或者负责的区域太难做,没法出业绩等等。在我的故事里,W先生心生不爽,就把矛头指向我:你为什么不早点来。这显然就是一种推诿,因为此前我们已经达成一致我会晚点去。
这些行为模式完全就是潜意识驱使,人无法及时察觉。但当我们学习了这个原理,就可以在出现问题开口指责对方前,沉默3秒钟,默念这是心理防御机制。当对方指责你的时候,也可以淡定地告诉对方,这是出于心理防御机制,并不是事实。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先把纠葛放一放,着手先解决眼前的事情(如果需要解决的话)。
3. 犯错也没什么大不了
世界上的问题可分为三类:老天的事,别人的事,还有自己的事。比如开车出门遇上堵车,那是老天的事,你没有办法控制;隔壁道的车还要硬挤到你前面,那是别人的事,你也没有办法控制;你为此感到愤怒、不爽,那是自己的事。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事,尽量不要为老天的事和别人的事去买单。
遇到问题很正常,本文开头就写到“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是自己的错,也没什么大不了。从大方面来说,人类是在不断犯错中进化的,人脑也是从错误中学习的,而专家是在一个狭小的领域内犯过足够多错误的人。所以犯错未必完全是一件坏事。尤其是那些后果在你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的事情;相反为了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是否需要提前多花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防范出错的几率,这个就可自行判断是否值得。
当然事情过后,还是需要分析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经验教训,以免下次再踏入同一个坑。
回到我和W先生之间的那个问题,我是这么说的:首先,机房人很多这出乎了意料,你觉得有点烦躁,这很正常,你表达你的情绪就好了;其次没必要一定要谁为这件事情负责;再者,这件事出了就出了,也没有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下次我们早点去就好了。W先生表示哑口无言,心悦诚服。
最后再分享一个小故事。有次我带着儿子出去玩,他带了他的小背包,里面装了他的东西。结果在机场过安检的时候,被检出有一把塑料小剪刀,安检人员看了犹豫了下还是没收了。儿子不开心了,有点眼泪汪汪。我问他:你现在是感到委屈呢还是觉得伤心?他说:是伤心。我说:嗯,因为你喜欢的小剪刀被没收了所以伤心了。(认知情绪)过了会,我说: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是去跟安检员再商量商量把剪刀要回来,还是算了?儿子说:还是算了吧。(解决问题)然后我说:剪刀被没收了也没关系,妈妈可以再给你买。那我们下次整理背包的时候要认真检查,不能随身带剪刀这类物品了哦。儿子点头表示答应(经验教训)。过了会,他就摆脱了这个小插曲,愉快地享受他的行程了。
理论就是这样,方法也都教给你了。下次碰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就做个小小的练习吧。愿我们都能平心静气地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并与之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