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均读四本纸质书”登上微博热搜榜。据人民日报称,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呈现如下特点:1.综合阅读率提升,阅读量增加2.超过半数成年人倾向数字阅读3.四成以上成年人自认阅读量少。那为什么要读书呢?
生活中经常听到国人抱怨自己太忙,没有闲暇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国人太忙,忙什么呢?这个问题虽然很简单,看似也没什么深度和追求,但还是让我费了一番心思,并做了仔细的考虑。在我看来,这问题并不简单,因为它是影响中国未来走向核心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看一下当今的社会现实,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政府忙着扩马路、修地铁、卖土地、乱收费、盖高楼、怕失控、管思想、搞拆迁、办书展……老师忙着出国开会、写媒体文章、上电视评论、乱要研究经费、到企业讲课赚钱,而不认真教课,不好好与学生交流,不诚恳倾听学生心声……学生忙着玩微博、QQ、人人网,准备GRE,参加社团和实习以丰富简历,被点名、被作业、被考试、被学生……
媒体人忙着考虑不能碰什么、做什么、写什么,而没有太多时间去提高媒体自身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家长忙着把自身的理念灌输给孩子,什么都教,什么都要,什么都逼,彻底跟风、从众,而从不倾听孩子真正想要什么,以为自己比孩子聪明,先进…中国人的生命词典里,“精神”二字早已经变成一壶寡淡无味的白开水,因为精神是内在的,用眼睛很难去直观判断的。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价值全靠财富的多寡和手中的权力来决定。因此,解决了温饱,初步实现小康的中国人为了得到这些外在的能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显性的物质利益,内心早已不再淡定,这也就难怪现在的中国人似乎都无法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关乎精神的闲书,来涵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了。
当犹太人的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建国虽短,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8个。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而以色列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生产的粮食不但自己吃不完,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其他国家。而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就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他们的发明也非常多,可谓数不胜数,有小物件,也有尖端产品。一个区区小国,因爱读书而获得智慧和力量,靠着智慧和力量,将自己变成了让人不得不服的“大国”。
我们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必须依赖健康文明的精神支撑,精神的源头在于根植于民族血脉的文化传承,没有全民自觉阅读的良好风气,就不会有好的传承。失去了阅读的陪伴,久而久之,在优越的物质生活状态里我们这个智慧的民族就会集体缺钙,最终集体迷路,这是很危险的。我们必须警醒,在清醒的状态里,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从人类文明的成果里不断汲取精神营养,保持民族活力,不会失去持久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