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本书是我今年到目前为止所读的最好的一本书,书中的观点不甚新鲜,但是里面的内容则是醍醐灌顶。直接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我以前一直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清高的事情,不应该有其他的想法。但是这本书,则让我明白了原来读书不仅可以促进知识的增加,还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书中的内容,对我比较有用的几点在:
1、成人学习
2、拆书方法
3、学习力
4、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
5、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
1、成人学习
我认为,拆书帮的核心理论就是建立在成人学习的基础之上的,成人学习的核心思想是:学以致用。如果学习的没用不能够在实践中使用,那么就是无效学习。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学毕业以后的学习状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学习、像学生一样学习、成人学习。如果按照拆书帮的思想分类就是成人学习和非成人学习。
有效学习的五大公理
1. 自我导向:随着个体的成熟,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从依赖型的人格转为自我导向的人格。成人变得具有自我导向性,意味着成人学习者能够参与诊断自身的学习需求、规划、实施和评估自身的学习经验。所以,有效的成人学习应该强调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应该强调互动和参与的研讨会,而非强调老师精彩讲授、学生认真接收的培训;应该强调一种学习氛围,使成人学习者得到认可、尊重和支持。总而言之,应该存在一种师生间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精神。
2. 关联经验:成人和青少年的另一个根本差异就是成人具有丰富的且不断增长的经验,这些经验应该作为学习资源供自己和他人使用。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充分利用学习者经验的。实际上,利用学习者经验产生的效果比想象中更明显,方法也比想象中更多。
3. 强调实践: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中,学习者的表现取决于他做此事的能力和意愿。能力水平和意愿水平的组合,被称作个体做此事的“准备度”,而成人的学习准备度更倾向于实用性。学习内容与他的社会角色、工作岗位、面对的问题关联度越强,他的学习准备度就越高。所以,强调实践,主要体现在“在用中学”和“在学中用”。选择学习内容时,首先要考虑“是否用得上”,判断学习效果的标准要考虑“是否用上了”。
4. 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随着个体的成熟,学习者的时间观念会发生一些变化,从知识的未来应用转向立即应用。因此成人学习更多的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学习,而不是以解题和通过考试为目标的学习。成人学习没有必要过分追求理论的深入、体系的完善、细节的论证。学习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搭建起的关联和系统,远比理论学习的知识体系重要。
5. 内在驱动成人学习更多的是受到内在因素(希望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和自我实现)而非外在因素(如考试、考核、证书)的驱动。具备内在驱动力的成人学习者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比运动和游戏更多的乐趣,因为他们不仅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在学习后更有实实在在的收益。
通过上面5点,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什么,对于我个人而言是具有颠覆性的。以前我阅读只是为了阅读,自己当然也有学以致用的情况,但是在上面成人学习理论之中,一切知识好像都可以学以致用,这一点我是没有想过的。举个例子来说:我在大二的时候曾经出现精神危机,我以为的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产生了错位,导致我不能好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我看心理医生、看书自我调节,最终走出了精神危机。可以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学以致用的威力,但是我并没准确认识这个事件,觉得是自己人生小小的事情罢了,但是在读完这本书以后,自己能够受到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收获。
不知道大家觉得看书和亲自参加培训,哪一种方式收获更多呢?为什么?首先要说明,我觉得培训带来的东西更多,但是自己从小是留守儿童,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书籍。很矛盾是吧,但是没有办法,看书是我认识世界最奢侈的方式了。
为什么参加培训自己的收获感会更多呢?拆书帮发现,精心设计的现场培训往往比自己阅读更有效,主要是基于下列公式中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因素。若把有效促进学习的因素分离出来,也会使我们的学习成本更低、效果更好、选择更多。
图书=核心知识+书面表达
培训=核心知识+口头表达+X
同主题图书和培训课程的核心知识相差不大,可以消项。根据认知科学的研究,对于同样的信息,通过视觉输入或是听觉输入,差别也不大,可以消项。因此可以这样认为:
培训=图书+X
由此可见,同主题的图书和培训课程的差距就在于X。X价值多少?
等于参加培训和购买图书的差价。
X为什么这样宝贵?因为X是真正帮助学习者把核心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的元素。那么X到底是什么呢?
诺尔斯等教育学家研究发现,对成人学习者来说最重要的学习过程叫作appropriation。作为教育学专业术语,appropriation常常译作“内化”,其实词源上的意思是“挪用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干脆译作“拆为己用”。这个过程中通常包括学习者激活和反思了过往的经验,设想和规划了未来的行动,以及现场的技能演练。(真他妈想说,简书的排版就是垃圾!有没有更好的博客平台?)
2、拆书方法
联系上文,推演至此,新的思路渐渐明晰:核心知识不一定要从培训师口中得来,也可以从图书中得来。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容易解决,我们可以让学习者现场阅读,也可以适当加一点儿讲解。这样,只要有个人能够在现场为学习者带来A1、A2和A3即可。这个人不需要像培训师一样是内容权威,也不需要具备精彩的表达能力,这个人就是学习促进者,我们称之为“拆书家”。
拆书家主持RIA现场学习的3个核心环节分别为:阅读拆页、讲解引导和拆为己用。如此可以帮助学习者达到和参加培训一样的效果。
R(Reading,阅读拆页),拆书家请学习者阅读原书拆页。
I(Interpretation,讲解引导),拆书家讲解引导,促进学习者理解知识并关联自己。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拆书家催化促动,促进学习者将书中内容拆为己用。
200多年前,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水很便宜,而钻石很贵?他认为主要是因为供应水不需要太多成本,而开采钻石则需要矿工大量的劳动。后世经济学家基本认同,这位经济学之父率先提出了这个深刻的问题,但给了一个错误的答案。
当代经济学家曼昆在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中给出了更合理的解释:
边际决策还有助于解释另外一些令人困惑的经济现象。这里有一个经典问题:为什么水这么便宜,而钻石如此昂贵?人需要水来维持生存,而钻石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某种原因,人们愿意为钻石付的钱要远远高于水。原因是一个人对任何一种物品的支付愿望都基于其边际利益,即物品产生的额外利益。反过来,边际利益又取决于一个人拥有多少这种物品。尽管水是不可缺少的,但增加一杯水的边际利益微不足道,因为水太多了。与此相反,并没有一个人需要用钻石来维持生存,但由于钻石太少,人们认为增加一单位钻石的边际利益非常大。
知识就像水,本身很好、很重要,但在信息时代,额外得到一份知识太容易了:且不说网上书店和搜索引擎,仅仅是打开微信、微博,就有各类知识直接推送到我们眼前。然后,人们点赞、收藏、转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总之,人们为一份新知识付出的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一份新知识能带来的边际利益也可以忽略不计。于是,经济学原理验证了我们的结论:知识是好东西,但不值钱。
这里我是十分赞同的,在大二的时候我通过图书完成了一次自救,但是没有把这个事件进行理论化,这是非常可惜的。我们学文的,总是喜欢假装清高,觉得读书就是追求思想的愉悦,不应该功利化,现在想想挺可笑的。不是说以前的思想不对,只能说这样的收获非常小,效率低大量的时间被浪费。这两天老毛病又犯了,不想写东西了,下一本书会和习惯有关的,前两天读的受益良多。
这里想附一个自己得RIA案例:
R:拆页阅读
“知识消化不良症”。你没听说过?那“消化不良”总听过吧?消化不良的症状是,吃进去的东西都不消化,无法转化成营养,食物在身体内白走一趟,说起来是吃了,实际上跟没吃一样。因为消化不良,有些人老想吃,也因为消化不良,有些人说起吃的就恶心。“知识消化不良”的症状是,得到回答跟没得到一样,读了书跟没读一样,记了笔记跟没记一样,参加了培训跟没参加一样。想不到和自己的联系,加工不出自己的应用,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转变不成自己的能力。
I:重述信息
知识消化不良其实就是学习到的知识无法应用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之中,从而让自己的学习失去作用,勇气是关系到致用类知识的时候。
A1:联系经验
自己曾经读过很多心理学或者pua相关的书籍,也曾经大胆进行实践了,但是没有反思,后来也不再使用,导致很多知识在自己的脑海里只剩下一点肤浅的印象。现在回想,用很多时间学习的知识,没有完成知识循环,其实有点浪费时间。
A2:未来规划
宏观:以后每读一本书,都要及时进行复盘,包括整本书的结构(思维导图、架构关键词)、关键信息解码,然后在利用RIA便签读书法进行知识技能化
微观:《非暴力沟通》要在今晚进行,整体读书笔记梳理,然后不时地RIA梳理对自己有用地知识,并进行技能化转换
这里我很有感触,自己读过很多书,但是很少转化成为自己的能力了,想一想仅有大二自救的时候转化了,但是很多时候我读的书被狗吃了,我读过《雷雨》那时候很有冲动一度自己想要模仿进行创作,但是冲动没有转换为实际行动。每次想起来还是很心痛的,以后要利用微习惯策略,进行写作习惯养成。利用ria便签读书法,让知识进行内化。
3、学习力
无论能力的谱系多么复杂,有一项能力是最特殊的,那就是学习能力。因为学习能力是元能力——关于能力的能力。
学界对“知识”和“信息”的定义莫衷一是,但我们一般认为,所有知识都算信息,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
知识和信息的关系为方便讨论和使用,我们将知识粗略地界定为:由专家或权威给出的、包含了一定上下文的信息。
网上看到的“一天要喝8杯水”是信息,而某医学专家写在书中的“在肾功能没有问题的前提下,一位成年人一天喝2 000毫升水对身体有益”就是知识。知识的上下文主要表明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对身体有益”是前因后果,“肾功能没有问题”和“成年人”是适用边界。
那么缺少上下文怎么办?再次回到便签法“在一切跟学习有关的事情上,反求诸己”的原则:不抱怨学习素材,给自己提要求。我们要提升学习能力,我们自己来给它添加上下文。这就要求我们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
1. 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
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2. 整理信息的关键是明确适用边界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的问题?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不仅I便签有助于分析整理信息,A1和A2也会促进对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的界定。我们经常会遇到某篇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文章,文辞精彩、论证雄辩、举例众多,让人忍不住点赞。但若怎么都联想不到自己的A1,那就说明这篇文章(起码目前)对你不重要。或者,你找到的A1按照文章的建议去加工后非常别扭,你规划出的A2对你来说难度堪比挑战奥运会比赛,那就说明这篇文章对你的情况不适用。
这一部分还是具有相当的难度的,不是特别容易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除非自己时刻提醒自己,很难会去这样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这里我其实更加信任精进的学习体系构建方法,就是信息解码,在解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然后再突破自己的盲区,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知识体系。在精进里面就提到过,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不在于这个人记忆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在使用的时候能想起多少知识。目前来看赵周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还没有成为我的知识,这里需要加强锻炼。
4、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
构建知识体系不是因为体系本身有多好,而是因为知识体系能够让人更好地反思、应用和解决问题,让人具备稳定的根基和框架,具备成长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不至于一接收新信息就跟着改弦易辙去了。
首先,只是把书读过一遍,根本无法把握书中体系。因为记不住。按照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的“学习金字塔”(见下图),通过阅读得来的信息,在两周后的记忆留存率约为10%。你能用1/10的拼图拼出图形框架吗?不可能。
对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者,搭建知识体系的方法是在空白页写下个人索引,再加工出全书的结构笔记,梳理整体架构,列出基本的大纲与前后篇章顺序。这也是大部分人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如果在某领域做研究,那这是必经之路。但是,从书中照搬知识体系不是成人学习的方法,成人学习要求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要想聚沙成塔,沙粒与沙粒之间必须能够连接、黏合。若能够对林林总总、扑面而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就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信息或知识的碎片化不是问题,能否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才是关键。
由成人学习五大公理可以推导出一个原则:在一切跟学习有关的事情上,反求诸己。现在可以推论,反求诸己意味着:要打造出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是内在的修炼,随之才能产生外显的效用。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者在以下三个方面会有所提升,而且会不断提升。第一个方面,引导表达升级的思维,尤其是成长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
什么是体系?不是点,不是线,而是网,是立体的网络。
最初,你接收到的是一个知识点。
如此聚沙成塔,知识体系的框架就会逐渐庞大。有了框架后,中间用什么填充呢?对致用类知识来说,最佳填充物是案例:自己的案例、书中的案例、真实的案例、编造的案例。
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3种思路。
一是从问题出发。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去追问反思,去咨询请教,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问题。梳理、总结重复出现的问题,分析其本质,确定其前因后果,在讨论中明确其适用边界,在追问中规划行动目标和具体做法。从问题出发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更容易地对不同信息、能力进行赋值。换句话说,能明确对自己最重要的信息。明确书中哪些信息点最重要与明确哪些信息对我最有价值是完全不同的能力。明确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后,可以很快地在A1和A2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校正。
二是从点到网。针对同事的经验之谈、部门总结的实战技巧、网上看到的短文贴士、翻书得到的名言警句……进行分析和整理,写出一些便签,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榫卯合缝的对接信息。碎片化学习本不是问题的根源,只是大部分人的碎片无法拼接。而善于学习的人,可以将碎片搭成高楼,拼出全貌。
三是从网到点。精心挑选特定领域的一本书,认真梳理这本书的框架体系。慢慢地,把根据书本整理出的便签填充到框架的不同位置,把其他书的知识或各种来源的信息也填充到这个框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填充进去。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框架的有些部分仍然空着,那意味着这部分体系与你无关。你还会发现有些知识点放不安稳,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知识点本身的适用边界还不够清晰,二是你借来的这个框架需要升级了。在升级的过程中,你需要不断调整、统筹,组织这些点的关联、因果、分类、边界。这个过程也是形成个人知识体系的过程。
我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这样进行看书,每次阅读还是很盲目的,我大学期间读书几百本书,有的是兴趣有的是消遣,我还没有想过带这问题进行读书,更没想过梳理书本框架形成自己的框架,这一点我很后悔,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现在的学习会省很多劲。我核心能力体系实在弱,沟通技能、学习能力都不够强。如果在可以看见的一段时间内不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自己的能力可能会很快遇到瓶颈,我需要体系,而且很迫切。
现在的关键是我如何建立自己的学习框架以及我应该建立哪些框架?
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
沟通能力、关系力、学习力和逻辑力这几个核心能力的构建可以不是线性的,可以全栈建构。其中关系力最难建立,当然是我个人的感觉,因为我人际关系做得不是特别好,尤其是大学的时候。现在建构关系能力是我最重要的事情。我是文科生,感性经常大于理性,我需要逻辑思考的能力。今天在朋友家睡,不想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