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知道有那么一句话:人比人,气死人。
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真的不能比较,不然自己就沉浸在卑微中。
(一)爱情不要比较
大学里我们是六人宿舍,玲和琪是有男朋友的。大一时和琪同宿舍,大二又和她一起被调到现在这个宿舍,所以说我和琪关系很好。
玲和她男朋友是初中就好上的,琪是高三时遇上这个对她穷追不舍的男朋友。玲很少跟我们说她家里的事,我们从她生活各方面可以知道她家境一般,而琪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白富美,父母眼中的小公主,从小不愁吃不愁穿的,她爸爸是村官,还兼任一家公司的股东,家里有几栋房子出租……这么说吧,琪一个Gucci的钱包就是我一年的生活费加学费了。
可能吧,命运就是这么不公平。
琪爱看书,会大提琴,性格好,没有架子,她一个富家女居然愿意和我一个平民家的孩子那么亲密就知道了。她男朋友是她高中同学,对她各种宠爱呵护,两人大学是异地,但每天晚上一两个小时的语音通话或者视频,当然,她男朋友家庭环境也好,好像是市环保局局长的儿子。在我看来,他们很般配,高富帅与白富美。
玲就不一样,总是爱问琪她与男朋友的事。明明就不是同一层级的人怎么能跨越层次进行比较呢。玲很爱发脾气,那晚莫名奇妙又情绪低落。我们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她和男朋友吵架了。另一舍友私底下跟我们说,听到玲在阳台和男朋友聊电话时,很生气地跟男朋友说“我当初又不知道你家里那么穷……”我们都惊呆了,感觉玲要是找到一个比现男友有钱的男生就马上提成分手的……为什么玲不知足呢,她跟她男朋友都是我们学校的,只是不同校区,从来都是他来找她,从来都是他打电话给她,从来都是他送东西给她,难道玲这样不付出一直索取回报吗,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加上玲总是在宿舍将自己的爱情和琪进行比较,最终受伤的只会说玲。哎,希望她早日醒悟。
(二)友情不介意家庭背景
我和琪真的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她是我大学里除了每天一起的同桌之外最好的朋友了,我对她来说也是这样。我们大一的时候,每晚饭后一起散步谈心。
她家里真的很有钱,她价值观很正,但有些我不敢乱同意。她几乎每天收快递,拿她在各种海外免税店买的化妆品啊很有设计感的衣服啊,她说“为了不撞衫,买贵一点的好”,她也劝我买贵的衣服,我何曾不想,但她有没有想过我条件不允许啊,我要是买四件两百块的衣服,一个月的钱就没有了,这样对不起我家里辛苦工作的父亲。
我不愿意,也不得不拒绝她给我灌输的资本主义思想。在她总是给我安利各种化妆品还有衣服的时候,我都是先说好,之后就只是默默羡慕,下定决心,有钱再看吧。
我和琪报了下个月的一个五十公里徒步活动,徒步地点在她家附近,她邀请我那个周末去她家住,我拒绝了。因为我害怕,害怕自己会和她对比,害怕会把我家和她家对比。
我一直觉得我家是和她家是很相似的,只是不在同一个层次上的。我们都一家四口,有父母和弟弟,家里都靠给国家打工的爸爸工作,妈妈都是家庭主妇。不同的是,她爸爸月薪上十万,我爸月薪几千;她妈妈每天和朋友打麻将逛街,我妈妈每天做家务,跳广场舞;她弟弟高三,每个周末被家里安排得很精彩,上吉他班,学习班;我弟弟早已辍学,出来工作几年了,但因为买了辆两万多的雅马哈摩托车和考小车驾照,经常和朋友吃喝玩乐,也没有积蓄。琪她是白富美,我是矮穷丑。
我很谢谢她,她对我很好。
她除了她那硬要进她房间的男朋友,估计到时我会是第一个进她房间的朋友。我不知道怎么拒绝她的热情,也实在害怕去了她家之后那种失落感自卑感,所以还在纠结,徒步那天我还是早点起床从学校出发去签到点那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