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边城》的悲剧源于藏匿于善良中的矛盾

书名:《边城》

作者:沈从文

《边城》

“人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生存真是一种可怜的事情。”

·

青山绿水,素人黄狗,碧溪白塔。

热闹的茶峒,扑腾的鸭子,黑暗中傩送点起的火把。

溪边的渡船,年迈的爷爷,肤黑却貌美的翠翠。

这依旧是记忆中的边城。


川湘交界的茶峒城附近有一处白塔,塔下的溪边住着守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孙女翠翠。

在这里,爷孙俩相依为命。

每当爷爷不在时,便只有一条大黄狗陪在翠翠左右。

那一年端午,爷爷带翠翠去看赛龙舟。

夜傍时分,在河边等爷爷来接的翠翠遇见了在水中捉鸭子的二老傩送。

傩送好心询问,翠翠却误以为傩送在戏弄她,便借着大黄狗骂了他。

傩送却不计较,还派人把她送回了家。

从此二人彼此心生爱慕。


《边城》

又是一年端午,翠翠一心念着傩送,又同爷爷到河边去看赛龙舟。

忽然天落雨,两人在顺顺家躲雨,本以为可以见到傩送了,可从顺顺口中得知,二老傩送下了清浪滩了。

翠翠的愿望落空了。

不过这一次虽没见着二老,但遇见了他的哥哥,大老天保。

翠翠长得好看,大老对她一见钟情。

可他不知,翠翠早已心属二老。

还是端午,傩送邀请翠翠再去看赛船,翠翠心里很高兴。

在顺顺家看船时,翠翠无意间听到了王团长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傩送,还要以一间大磨坊作陪嫁。

翠翠心里酸酸的,即便知道了傩送是喜欢自己的,她仍旧觉得气恼。

气恼什么呢?她也不知道。

或许是气恼自己没那么好的陪嫁吧。

后来,顺顺派人到渡船边给大老提亲。爷爷询问翠翠意见,翠翠总不做回应。只佯装恼怒。

那时候的喜欢,是含蓄的,羞涩不可与人说。她不愿告诉爷爷自己的心思。

爷爷宠她,也就等着。

得知大哥与自己喜欢上了同一人的傩送,没有大度相让,他选择向大哥坦明了心迹,打算公平竞争。

竞争的方式就是给翠翠唱三年的歌,谁唱的歌打动了翠翠,那么谁就去接手渡船。

傩送天生好嗓子,赢的人自然是他。应该说,他一开始就赢了。不管他唱不唱歌。

在得知翠翠喜欢的人是二老之后,大老放弃了竞争,离乡外出。

原以为自己的离开可以成全二老和翠翠。

哪知命运弄人,水性极好的大老却在水中遇难。

二老与顺顺都觉得大哥的死,都是爷爷的摇摆不定造成的,故而心中对爷爷生了嫌隙。

傩送也从此背井离乡。


《边城》

面对大老的遭遇和顺顺一家的埋怨,爷爷也对此心怀愧疚。

并且自责自己没能为翠翠争取到幸福。整日里郁郁寡欢。

最终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抱憾离去。

翠翠最后独自一人,在溪边渡船旁,等待着傩送归来。

可谁都不知,他是否有归期。

也许有,也许不会有。


故事中的茶峒小城,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没有封建思想的荼毒。

小城中的人们,也都是那样淳朴、善良。可是为何故事最终的走向却以悲剧收场呢?

想不明白。

面对很多缘有所成的悲剧,我们总能找到缺口发泄。

可在《边城》里,我们如同哑巴吃亏般,无从指摘。

因为在这个如世外桃源的小镇中,悲剧的发生,仿佛恰恰就因为,这里人人都善良,人人都在为他人着想。

以至于,故事外的我们,读来悲凉,却无处怨恨。

就像是韩剧《你好再见,妈妈!》一样,明明大家都那么善良,可结局到底还是意难平。

我们无从怨怼,只能在芸芸理由中找出一点借口来,那便是命运本如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