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同打孔,你还剩下几个?

我们都听过芒格的一句话:如果我知道会死在哪儿,那我永远都不要去。

这种逆向思维给华为和阿里巴巴都带来了启发。

曾有一本《任正非口述:华为会怎么失败 华为会怎么垮掉?》,马云也让阿里巴巴的团队总结,阿里巴巴是如何倒下的。

芒格思考问题总是从逆向开始的。

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首先要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

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首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

大部分人更关心如何在股市投资上成功,芒格最关心的是,为什么在股市投资上大部分人都失败了。

芒格研究人类失败的原因,所以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深刻的理解。

基于此,他认为人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一生不断提高修养,以克服人性本身的弱点。

这种生活方式对芒格而言是一种道德要求。

在外人看来,芒格可能像个苦行僧,那么有钱,仍过着简陋的生活。

但在芒格看来,这个过程既理性又愉快,能够让人过上成功幸福的人生。

芒格的合伙人李录说,芒格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最好典范。

他在商业领域极为成功,他和巴菲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芒格是一个完全凭借智慧取得成功的人,这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例子。

芒格的成功完全靠投资,而投资的成功又完全靠自我修养和学习。

李录评价芒格,作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用最干净的方法,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取得了这个商业社会中的巨大成功。

活了90多岁的芒格穿越了整个世纪,他的智慧也是闪耀着世纪的光芒。

著名的投资人段永平一次偶然在机场看到了《穷查理宝典》。他说,这是他一生最伟大的投资。

巴菲特说芒格是唯一一个让自己从猴变成人的人。

巴菲特的儿子也盛赞说:“我爸是世界上第二聪明的人,第一聪明的就是芒格。”

《好好学习》《好好思考》的作者成甲曾采访过芒格,想让他用几句话总结自己的智慧。

列采访提纲的时候,成甲就在脑子里想芒格会如何回答,模拟各种版本,没想到芒格一句话,让他顿悟了。

芒格说,我这一生只做两件事:一件什么是work,另外一件什么不work,而我花更多的精力在后者。

直击灵魂,有没有?

芒格不断发现更好的方法、规避更糟糕的方法,来寻找一个拥有最佳打法的人生。

一旦确定了要做一件事,他可以去做一辈子。

比如说,他在哈佛高中及洛杉矶一间慈善医院的董事会任职长达40年之久。他投的不只是钱,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确保这些机构的成功运行。

这也启发巴菲特发明“20个打孔纸”投资法。

巴菲特说,你只能有20次打卡的机会,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拥有的投资次数,当你把卡打完之后,就再也不能进行投资了。

芒格和巴菲特都拒绝平庸的投资机会。

而反观我们普通人,恨不得一个月内都做20个投资决定。

人生如同打孔,如果只能打 20 个孔,我们应该选择参与最重要的,而不是每一次机会都参与。

找到自己的开关,然后,珍惜我们的注意力,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