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庸论语》拆书稿|读后感

《学庸论语》

—儒家四书中的三部

第一部分:大学

站在云端看山色

经典的含义

经是指千变万化中始终不变的东西

典指的是通过真理来托起我们的整个人生

❤️读经典是实现成长的一个捷径;可以放大我们的格局;帮助我们安心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帮助我们怎么样活在当下

1)排序的重要性

2)排序的三个方法

3)排序的应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末终始先后

❤️道就是路

道➡️一条路;

岐➡️两条路;

岔➡️三条路;

衢➡️四条路;

康➡️五条路(健康);

庄➡️六条路

馗➡️九条路

九九归一叫做道。道就是最初始的最根本的那条路!想要走好康庄大道(拥有更多的选择),我们要了解-比选择更重要的是学会排序!

让我们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底层逻辑规律,无招胜有招。

❤️学的方法叫知识,生发的叫智慧

1)知本末

可以让我们获得身心的平衡和健康,最大的本就是我们自己。本立则道生,活在当下不焦虑过去。

从子时(昨晚11点)就已经是今天了,调理生理钟。

2)知先后(排序)

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和谐关系

3)知终始—经典是拿来用的

第二部分:中庸

第三部分:论语

第二部分:中庸

人生排序排好了大过于我们做选择

这个排序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生幸福指数

五种关系:父母,子女,同事,朋友,夫妻

✅夫妻关系第一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夫妻关系大于一切

❌父母排第一:成家后已经与原生家庭做了分割,有了全新的家庭。全新的家庭要排在第一位。这才是对父母最大的负责

❌子女排第一:只关注孩子,会让夫妻关系互相支撑感不够

️排序并不代表其他关系都是不重要,位置并不否定其他的重要性!而是如果出了什么事情,哪个关系为第一序位来处理!

❤️夫妻同修、同频学习可以让家庭关系越来越好!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六大原则

致中和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致中和可以让我们摆正天地的位置,让我们持盈保泰。

1)乾为天坤为地

天地否:太卦的下一卦叫做匹卦:乾上坤下 。地天泰:坤上乾下

家庭中,坤为妻子,乾为丈夫。地要有向上承托的这样的一个力量,天要有向下交感的柔软的状态!妻子要多包容、要有胸怀;丈夫要多关爱家人,要看见、要肯定。上下交感才能万物育焉。

2)喜怒哀乐之未发:一念不生。不要生不必要的情绪来干扰我们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原点。

3)发而皆终结:如果情绪控制不好,请不要过度,不要伤害到自己。

慎独—做好自己

定心才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隐恶扬善—扬人善才是善,传递正能量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从任何事情的背后看到他的善意,当成礼物。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修正自己变得更好。

无入而不自得:安住当下

所谓的安住是指素位而行。认清自己的位置,积极的行动。安的是心,行动的是身体。

诚和明:不自欺于自己,才能够有信于他人啊

学习态度—开卷有益,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赵普说:懂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本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天下兴我有责,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论语》这本书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

➡️孔老夫子有三千门生,七十二贤人弟子

今天分享几位孔老夫子弟子的圣贤文化

颜回—勤奋好学的穷小子

14岁就跟随孔子求学,40岁英年早逝!

{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不把我的情绪迁移在别人身上

内心的强大,热忱心看世界。无论处境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始终报以热诚来回复他。

不贰过:认错是为了改错,改错是为了不再犯错。宽为限,紧用功。允许自己犯错、试错,及时修正。

颜回也非常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这句话可以对症人生三大顽疾—贪嗔痴

修正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克己复礼就是最好的开关。

孔子对颜回的品质赞扬{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对于外界的环境先接受再改变,积极行动。

子路:勇猛果敢的武夫

敢于指正老师

近小人而远之,远离负能量的人,先修习自己。

子夏:好学深思的人民教师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每次都会不同的答案,因为孝道本身这个问题就没有标准答案

应机而答,因材施教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色:你的态度,你对父母的一个恭敬。物质并不能称为孝,是否有让父母看你的脸色,微笑对待我们的父母。

曾参—孝顺的老实人

迟钝、年龄小、智商一般 。看之愚钝,实则大智若愚。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对自己尽心待人,对别人推己及人,要有同理心。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曾子

曾子是具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人

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就已经说明了孔子是具有大智慧的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15岁就开始立志,寻找真理。用自己的人生来践行,为天下储备人才,教你治天下的学问。

我们可以通过古圣先贤的智慧来修习自己,为自己当下为起点得到提升,全身心的践行。

我们每一个人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就是为天下、为我们的国家做的最重要的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晚偶然在微信读书App上看到一本有趣的新书推荐——半小时漫画《论语》 点开这本书的瞬间,我被彻底征服了。全文以通...
    馥兰阅读 10,168评论 0 12
  • 2022年2月16共学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注释】(此处以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为底本...
    甘棠书院阅读 7,773评论 0 0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56评论 1 16
  • 《论语》的解读,任何不以重排章节次序为前提的,都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无论是古代的儒家大儒,还是近现代的国学大...
    游梦僧阅读 1,833评论 0 2
  •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
    春晓涤生阅读 5,618评论 0 1